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三十)
“闻我名字”的内涵
“闻”有三种:一、闻如不闻,指仅仅接触耳根,心里并没有信受。这样只是结结善缘,种个远因而已。但话又要说回来,像这样暂时是免不了生死流转的,但也终有一天在因缘成熟时,会以此证悟无生。所以说:“一入耳根,永为道种。”就像在田地里种下种子,到时节因缘成熟时,就会开花结果。同理,众生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一入耳根就种在八识田里,今生没有以真信切愿勤修来滋润这个种子,净业不能成熟,所以即生不能往生。但终究有一天因缘聚会了,使得这个种子受到滋润而成熟,那时就会证得无生法忍。
第二、闻后受持,还带疑心。这一类是指闻到了佛号也肯念佛,但心里有怀疑。
第三、闻后信心欢喜,能与本愿相应,这一类人是当生成就。《涅槃经疏》里说:如果闻到“常住”二字,就生生世世不退堕。闻有多种,如果是以甚深地思维,如说而行,就会生生世世不退堕。这是指,闻到涅槃理体或者如来藏,对“常住”这两个字能够真正信受,那就生生世世不退堕。这个“闻”不只是一入耳根,而是具有信受的内涵。也就是法真正听到自己心里去了,真正信受了。《涅槃经》所说“常住”,如果是真实由思维如说而行,确实会信受本体如来藏常住,而不是生生灭灭的无常法。真正信受了这一点,就生生世世不退堕。与此类似,这里说的“闻”也是指真正信受了弥陀名号是如意宝。
弥陀愿海所讲的这一些,你是不是以很深的心信受了?如果你心里已经有了这个“信受”的内涵,就一定会信愿持念佛的名号,这样在今生就得到利益,就直接跟弥陀愿海相应而得到佛力加被。比方说,母亲说一些真正对孩子有利益的话,如果孩子只是耳朵听听,根本不往心里去,那说了也不会立即起作用。如果孩子听了心里有怀疑,也有障碍,不会付诸行动。如果孩子真正信受了母亲的话,母亲苦口婆心的忠言都听到他心里去了,那就一定会遵照母亲的话去做,也就会马上得到利益。同样,阿弥陀佛平等加持任何一个众生,就看你是什么心。如果你把弥陀愿海一句句都听到心里去了,对一条条的大愿心里都真正信受了,就一定会遵照佛的教导信愿持名,这种根机属于当生成就,一定会在这一生往生西方净土。
所以以下有很多愿都标明“闻我名字”这个条件,其中的“闻”都是指“闻信”,兼有信受的内涵,而不只是一经于耳。因为耳边风也叫一经于耳,听后反对或怀疑也叫一经于耳。这里的“闻”是指真正听到心里去了,也就是心里真的信受了。
解释这一愿的涵义
“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这一句是指弥陀愿海普遍摄受十方无数世界中的各类众生,因此人人有份。“闻我名字”等一句是以闻信弥陀名号,就能得到现证无生法忍和种种甚深陀罗尼的极大利益。从这里再一次看出佛力加持不可思议。
“无生法忍”是指智慧安住在无生无灭的理体中不动摇。“忍”是安住不动的意思,所忍之处为无生法性。《大智度论》说:“无生法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是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无生是空性的异名,凡夫以为眼前千差万别的法是真实地生了,其实是无生。乃至极微细的法,最小的一个心念、一个微尘都不可得,何况粗大的法呢?本来万法仅仅是虚妄一现,真实中无生。如果证得了无生法性,寂灭虚妄分别而不作不起诸业行,就叫获得无生法忍。
《大乘义章》里说:“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理是指本体或法性,理体本来寂静,没有什么生起和灭去,称为无生。智慧安住无生的法性,称为无生忍。)”按照龙树菩萨所说,初地以上也获得了无生,但依据《仁王经》和《十地经》,无生法忍是指证到七、八、九三地。对无生法忍所处的地位,论师们有各种判定,多数说是指登地以上。宋译经文也有明显的表述,经文说:“闻我名号,证无生忍,成就一切平等善根,住无功用,离加行故,不久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成就一切平等善根,住无功用,远离加行”以及“不久成佛”来看,本愿说到的“获得菩萨无生法忍”是指八地。
“诸深总持”:“总持”梵语是陀罗尼,意思是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或者总持善法而不散失,包括法、义、咒、忍四大类。本愿是加持众生由闻信弥陀名号,就能获得诸甚深陀罗尼,因此说“诸深总持”。
讲到这里,有人会怀疑:以闻信名号真能得到这么高深的证德吗?回答:因为弥陀愿海的力量不可思议。《往生论注》里说:“见阿弥陀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意思是说,一见到阿弥陀佛,没证到清净心的一至七地菩萨,毕竟能证到平等法身,就是指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又说:“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毕竟得平等口业。”这也是“闻信弥陀名号能证得无生忍”的一个证明。
第三十五、信乐永离女身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弥陀愿海叫做一乘悲愿,大愿的本怀是摄持一切种类的有情同成佛道。这一愿是特别加持女人,因为凡夫女人身心苦恼多、修道障碍多。按照《辨中边论颂》等圣教所说,女身不能成佛。比如善财童子依止善知识,雪山童子投身求一颂佛法等,都是以勇猛的心力而能成就。而凡夫女人心力怯懦,没有勇猛的心力和广大的心量,所以不成为成佛的大器。
按照小乘的说法,经过第一个阿僧祇劫才永离女身。《大智度论》中有多处说到百劫脱离女身。释迦佛也是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积累了一大阿僧祇劫的功行才逐渐脱离女身。所以转女成男很不容易。按大乘经所说,也有即生转女成男的利益,但这是指善根深厚的女人。又有说到以成就多种善法而转女身等,但不是指速成,而是多劫修持的结果,是上等利根人所得。这样连转女成男都很困难,何况成佛呢?
所以法藏菩萨慈悲女人而发起这一大愿,使凡夫女人不假修持,不必勤苦观行的智慧,能顿时转掉多世的女身,而证到无上妙果。这就是佛力极其不可思议之处。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里讲:“一切女人,若不因弥陀名愿力者,千劫、万劫、恒河沙数等劫,终不可转得女身。”(这是指普通凡夫女人如果不依仗弥陀愿海的力量,而只凭自己的力量,那纵然经过了千劫、万劫、恒河沙数等劫,也难以转女成男。)
从宋译本的经文来看,这一愿是“使一切女人转成大丈夫往生净土速成佛道”的大愿。愿文说:“十方无量无边无数世界一切女人,若有厌离女身者,闻我名号,发清净心,归依顶礼,彼人命终,即生我刹,成男子身,悉皆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说,十方无数世界里的一切女人,如果感觉女身有很多烦恼和业障而生起厌离女身的心,闻到我的名号,发起了清净心而诚心诚意地皈依我、顶礼我,在她即生的临命终时,一定会生到我的净土而转成大丈夫身,而且全部都得到无上菩提。所以说“女身成佛难”的问题,依仗弥陀本愿的加持就能很顺利地解决。
《观念法门》说:“乃由弥陀本愿力故,女人称佛名号,在命终时,即转女身得成男子,弥陀接手,菩萨扶身,坐宝华上,随佛往生,入佛大会,证悟无生。”所以作为女修行人,只要以至诚心念阿弥陀佛名号,到了临命终时,女自然转成男身,由阿弥陀佛牵着自己的手,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扶着自己,坐上宝莲花,随着佛一刹那就生到了净土,入在佛的法会中证悟无生。
这一愿的“闻我名字”等是给出转女成男而往生成佛的条件。这也是从第十八愿等当中开出的特别的大愿。总体上说,以弥陀愿海的威神,能使一切种类的众生都以信愿持名而往生净土,而一往生就入了不退转位,速疾成佛。这就是弥陀愿海的心要。从这一心要开出很多条特别的愿,这一愿就是特别发愿,加被十方世界的一切女人,使她们都能往生净土转女成男而迅速成佛。
那么女修行人自己要具足哪些条件呢?一、“闻我名字”是指要闻到佛名号,相信佛力不可思议;二、“欢喜信乐发菩提心”,这是信心的流露,就是指在了知弥陀愿海极为殊胜,仗佛力能即生转女成男、往生成佛后心里非常欢喜、非常有信心,发起求往生成佛的菩提心;三、“厌恶女身”,这是指女修行人自己觉悟到:要脱离这个有很多障碍的垢秽之身,要早日生到无忧恼处,见阿弥陀佛,转掉有漏业报身,成为寂静平等法身。
像这样,发了愿舍离女身、早生净土、具大丈夫相、速成佛道的出离心和菩提心,就能在临终往生西方净土,脱离女身,所以弥陀愿海法门是转女成男、速疾成佛的大方便法门(当然,金刚密教中女身也可以成佛)。
第三十六、勤修必成佛道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首先这一愿的大意是:法藏菩萨见到很多国土,菩萨一生修持梵行,转世就忘记,而难以相续。比如舍利弗已经修到六住的地位,中间遇到退缘,又从大乘道中退下来。一退就是六十小劫。
初学菩萨要做到在菩提道上坚持修习梵行是很不容易的事。很多菩萨都因为被“中断魔”干扰,经历了多生,仍然没办法成道。“中断魔”,是指菩萨在修行时会遇到很多违缘、障碍,有很多人和事情的牵扯,刚刚修了一点又被中断,像这样修修停停、进进退退,不知道到哪天才能成佛?法藏菩萨看到菩萨们修行的这种困难,特别发大悲誓愿,以自己的力量加被十方菩萨的心,使得他们不忘记本愿,能够生生世世常修梵行。
下面分三点解释本愿的愿文:一、本愿加被的对象;二、得本愿加被的因缘;三、本愿加被所得的利益…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三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