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叁十七)▪P4

  ..續本文上一頁體性智,其次從四智當中流現出四方四如來。其中妙觀察智流現出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如來。所以這叫“一佛而雙現二土”。”意思是說,彌陀即是毗盧遮那,這叫做“一佛”,而這“一佛”統領華藏世界和極樂世界二土,所以是一佛兼領二土。

  

  這裏,不能把毗盧遮那佛和阿彌陀佛理解成別別的兩尊佛。因爲毗盧遮那佛表示體,指證得了法界體性,由證體而起妙用的時候,從妙觀察智這一分來說,就流現出西方的極樂世界、無量壽如來。這樣一種佛的色身,妙觀察智事業等等,就稱爲阿彌陀佛或者極樂世界。實際上極樂不異華藏,彌陀不異遮那。從極樂世界可以證入華藏世界,依止阿彌陀佛就是依止毗盧遮那佛。

  

  從彌陀名號來解釋,“無量壽”實際指的是法身如來居于法界宮不生不滅。這也是就體而言,這樣一個法身妙體是大無爲法,從本無生,也就無滅。這個就是法界的本體。而“無量光”,是指法身如來的妙觀察智,以智慧光明遍照無量衆生、無量國土,恒時施予無量利益。所以大日如來也稱爲無量光佛。

  

  成佛已來,于今十劫

  

  這就表示阿彌陀佛已經現前正覺。其中“十劫”是指從法藏菩薩最初成佛時算起,到釋迦佛宣說本經爲止,總共經曆了十劫。但要知道,這裏說的十劫,只是酬願度生的一種示現,是一期應機施教的權巧說法。事實上,阿彌陀佛早在久遠之前已經成佛。

  

  爲什麼這樣講呢?我們按照《法華經》來推理就會明白。首先在《化城譬喻品》裏說到:“在往古時代,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之前,有一尊佛名爲大通智勝如來,他未出家的時候是國王,有十六個王子。父王出家成道後,他們全部隨佛出家修行,以童子身成爲沙彌。釋迦佛這時說到:“那尊佛的十六位沙彌弟子,現在都已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在十方國土之中說法度生。其中第九位王子現在叫做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示現成佛。第十六位王子就是我(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如今在娑婆世界現前成就無上菩提。””在《壽量品》中釋迦佛告訴大衆說:“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有微塵之處,還是沒有微塵之處,把整個世界都粉碎成微塵,一個微塵算做一個劫。那麼我成佛以來,到現今爲止所經過的時間,已經超過這個數量的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了。”由于如來見到有些衆生喜歡小法,福德微薄、罪垢深重,所以爲這些人說,我是通過出家、苦行,如今才成就了無上菩提。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爲釋迦成佛後,距離今天有二千多年。其實,這只是教化衆生趨入佛道的一種權巧示現。從佛的本際來說,無量劫前已經成佛。這樣我們以釋迦佛來類推阿彌陀佛也就知道,所謂“成佛已來,凡曆十劫”也是一種方便說法,實際上在久遠之前就已經成佛了。

  

  阿彌陀佛現今在西方說法

  

  下面說到:“現在西方……有無量無數菩薩摩诃薩,及無量無數聲聞之衆,恭敬圍繞,而爲說法。”首先講說法的時間。這裏要注意的是“現在”二字,這就表明了阿彌陀佛是現在佛,當下正在爲衆生說法。我們希求往生,爲的就是能夠直接在佛的座下,聽佛說法,受佛加持,這樣就能迅速證得佛果。因爲阿彌陀佛的願海就是要建立一個極殊勝的淨土,使得往生者全部順利成佛,所以極樂世界是一個成佛的世界。那裏一切成佛的殊勝助緣都已齊備,所以我們知道了佛現在說法,就應當極懇切地希求往生。

  

  對此,清朝的彭際清居士說:“不惟爾時名爲現在,乃至于今,以及後後無盡,同名現在,以佛壽無量故。”意思是說,不只是當時釋尊說法的時候稱爲現在,乃至于今天,以及未來無盡的時間裏都同名爲現在。因爲佛住世壽命無量的緣故。

  

  下面解釋說法者。也就是到底佛是以哪種身來說法呢?按照《彌陀疏鈔》來說,佛以應化身來說法,同時也兼具報身。《觀經》中說:“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沙由旬之身。”這指的是以報身說法。《彌陀疏鈔》中又說到,有的講說法者是應身、報身;有的認爲是叁身齊說,總之,隨著各自根機等的情況會感得不同的境界。所謂“叁身齊說”,意思是雖然說法者是應身或者報身,但實際上不離法身。

  

  最後是聞法的大衆。“無量無數菩薩摩诃薩,及無量無數聲聞之衆”,就是指無量無邊的菩薩衆和聲聞衆。從這裏就能看出極樂世界當中有不可計數的聖衆,已經成就了海會大衆的莊嚴。如果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距今十劫,只擁有百千萬億的眷屬數量,那就不能稱爲是“阿彌陀”(無量)。正是由于彌陀願海具有極大的攝受力,所以在這十劫當中,每分每秒都有不可計數的衆生往生到極樂世界,而成就了聖者果位。我常常說在這個世界裏面見到凡夫不稀奇,你隨處都能見到。而到了極樂世界,就變成見到聖者不稀奇,到處都是聖衆,所以這裏用“無量無數”來表達。

  

  在極樂世界裏面,不僅是本土常住的聖衆無量無邊,而且從十方世界前來參學的菩薩衆也無量無邊。因爲十方世界的諸佛都會向座下的菩薩衆贊歎極樂世界。所以,在十方無數的世界裏,都會有很多的菩薩前往極樂世界,圍繞在阿彌陀佛的座下恭敬聽法。

  

  以上對于彌陀本願圓滿成就,佛現在住于西方極樂世界說法的情形做了總的解說。

  

  ---------

  

  [1]《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中雲:“菩薩爾時,于檀波羅蜜起自行已,又能令他行于惠施。于屍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起前二行皆悉圓滿。”

  

  [2]《佛說戒香經》:“持佛淨戒行諸善法……具此戒法,是人獲如是之香。有風無風遍聞十方,鹹皆稱贊而得愛敬。”

  

  [3] 《大方廣大集經》:“以種功德無厭故得無盡寶手,用此無盡寶手能施衆生無量富樂。”

  

  [4]《妙法蓮華叁昧秘密叁摩耶經》

  

  [5]《佛說像法決疑經》:“善男子,今日座中無央數衆各見不同……或見此處沙羅林地悉是土沙草木石壁,或見此處金銀七寶清淨莊嚴,或見此處乃是叁世諸佛所行之處,或見此處即是不可思議諸佛境界真實法體。”

  

  [6]《阿彌陀經要解》:“今正指同居淨土,亦即橫具上叁淨土也。”

  

  [7] 智覺雲:“總持教中,說叁十七佛,皆毗盧遮那一佛所現。謂遮那內心,證自受用,成于五智。自當中央法界清淨智,次從四智,流出四方四如來。其妙觀察智,流出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如來。則一佛而雙現二土也。”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叁十七)》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