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四十二)▪P2

  ..續本文上一頁所以,阿彌陀佛發願,光明遍入一切衆生心中。只要衆生至心念佛,佛光便會立即攝持他的心。也就是只要自己的心和阿彌陀佛相合,佛光就會在你心中發生作用。當自己的心跟阿彌陀佛完全相應的時候,就能夠開悟、破除無明、滅盡煩惱等等。所以,遇光的利益,從長遠來看,就是能夠攝取你到極樂淨土,永拔生死根本。對于我們來說,在這個漫無邊際的輪回苦海裏,有一個救生的慈航。只要你撥出求救號碼就可以了。這樣佛光就會攝受你的心,之後就直接把你攝持到淨土,永遠超出生死輪回。

  

  另一種解釋是說:我們某時聽聞到彌陀名號,並且對此生起了信心。這時,當我們至心持名,正等覺的微妙名號就印現在極惡凡夫的心想當中。這就好比清水與天月和合之時,天月自然在水中現出影像。同樣,衆生一旦有了信心,開始念佛,這時佛的名號就會印現在衆生的心想當中。只要你的心當下至心地念阿彌陀佛,不想其他,那麼念佛的心印就在你心中顯現了。這時候,其他的垢穢都沒辦法染汙你的心,一切的苦報也沒辦法毒害到你,這就叫做“叁垢消滅”。

  

  意思就是,當我們心裏想著貪、嗔、癡的時候,你就跟惑業的因緣攪合在一起了。這樣你的心中就會出現很多的雜染,身心會感受各種的苦報。如果你撇開這一切,一心專念彌陀名號。當至心念彌陀名號的時候,煩惱等的塵垢就染不上它。而且當你至心持名,得到相應的時候,身心上的業報也會就此擺脫,過去的業報也纏不上來了。就像有些病患念著念著病就沒有了。因爲當你心心念念祈禱阿彌陀佛的時候,就是處在佛光當中。那麼疾病就毒害不了你,各種的業報也沒有辦法纏繞你,所以病苦也會化掉。

  

  “身意柔軟”:在行者現前的表現上,就能得到身心柔軟。這也是信心歡喜的相狀。我們可以發現,當心裏有邪見,或者非常忿怒的時候,身心都會很緊張,就不會柔軟。當心裏生起信心、歡喜心的時候,身心就會變得很柔軟。

  

  念佛比較相應的時候,自然會開心歡喜。當一個人處在信心、歡喜的狀態中時,身心是柔軟的。如果能夠不間斷地一心念佛,那麼經過七天、十天等等,身心的狀態就會有大的改善。比如,再遇到境界時,心裏不會那麼執著,能更放得開。遇到了逆境,心裏能不發脾氣、不動心;遇到了順境,能看得很淡,不起貪著。這樣轉化到量的時候,身心氣質都會有大的轉變。包括根身器界,也會發生轉變。也就是所謂的“因心果佛互感應,根身器界潛轉換”。從我們的心開始,內在的根身,外在的整個器世界,都會潛移默化,暗自發生轉換。

  

  “歡喜踴躍”:也是指如果我們真正認識到了阿彌陀佛的功德和恩德,對于彌陀願海生起了信心,自然會激發出歡喜踴躍的心。

  

  要知道,彌陀願海極其甚深,凡夫的分別心根本無法測到它的邊際。它到底有多深,多廣,威力有多大?這些根本沒辦法思量。唯佛與佛乃能了知。而且如果要把彌陀願海的境界和盤托出,即使以無量舌根,經過無數大劫也難以宣說一分。而我們通過學習《無量壽經》,有智慧的人稍微了解一點,馬上就知道這是甚深不可思議的境界。然後心裏就會生起信解。確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佛的光明和名號不可思議,往生的利益不可思議等等。這樣就會想到阿彌陀佛的悲心極大,他在因地曆經了無量劫的修行,就是爲了給予我們這樣不可思議的利益。我們現在已經有幸聽到這個消息,而且能夠以信心來領納佛的加被。這時候就會油然生起踴躍的歡喜之心。

  

  所以說,當生起信心的時候,歡喜心自然湧生。以歡喜的緣故,就會發起至心念佛的踴躍心。歡喜心和踴躍心充實以後,你再見到什麼人都覺得是好人,做什麼事都覺得是好事,無論你吃什麼、穿什麼都覺得很香甜、很舒心。在你心裏沒有什麼是不好的。因爲你會覺得,自己已經遇到了寶中之寶,已經遇到了無量利益安樂的源泉。而且你會相信,只要我至心投入彌陀願海當中,就能攝取不可思議的利益。而且解脫、成佛都可依次而成辦。

  

  另外,在漢、吳兩譯裏說到“莫不慈心歡喜”。其中“慈”是指慈愛、愛樂。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在見面的時候,互相看起來都是恨恨的,很不高興。其實就是因爲心被煩惱和業的力量纏覆住了。現在的人普遍很冷漠,平時很少能看到笑容。每天都是叫苦連天的,這也不滿意、那也不滿意,碰到什麼都像被荊棘刺到腳一樣。這就表示內心不能開放,有很強的自私心、很重的煩惱。這樣煩惱越重,就越沒有歡喜心。但是,得到佛光加被的人就不一樣。他時時沐浴在佛光當中,常常都是歡喜光、清淨光、解脫光、智慧光、常照光、安穩光……所以時時內心歡喜,充滿慈心。因爲沒有嗔恚的障礙,在面對其他人的時候,自然能發起慈悲之心。由于自己很歡喜,無論做什麼,別人看到時也會感到歡喜。

  

  “善心生焉”:在這個狀態裏,心裏自然會生起隨分的善心。無論身體做什麼,口裏說什麼,心裏想什麼,都是處在善的狀態當中。這就是修行相應時必然出現的現象。

  

  還可以解釋成,所謂的“善心”特指對于阿彌陀佛的信心。也是由于你對于前面所說的十二種光明功德生起信心,就會引生對阿彌陀佛的信心,並同時激發出念佛之心。

  

  所以,學習十二光佛非常重要。如果你沒聽過十二光佛的詳細解釋,對于佛光就不會有太多的認識,這樣也不可能激發出念佛的心。或者只是跟著大家念一念,或者念得很勉強,因爲不是從內心當中念出來的。但是,如果懂得十二光佛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知道佛光能夠破無明、得安樂、生福德、消業障、生歡喜、解脫二邊等等。同時了解到佛光恒時遍照在我們心上。這時就會由衷地相信,我的一切所求都能在這一個彌陀願海法門裏實現。就像如意寶已經出現在自己面前,只要有信心立即可以取到一樣。光明就現在我的面前,只要我肯至心念佛,跟佛光相應,就能徹底得到救護,從此就離苦得樂了。所以說,了解十二種光明功德的涵義,能夠很快對阿彌陀佛生起信心。一旦你對阿彌陀佛有了信心,有了歡喜心、恭敬心、皈依心,就會生起如子憶母的心。也就是會激發出內在念佛之心。會在一切時處當中憶念、祈禱阿彌陀佛。

  

  我們要知道,在根源上對于彌陀願海生起信心,就是極有福報的人。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裏說:“此人甚爲希有,更無物可以方之,故引分陀利爲喻。”也就是至心念佛的人,是人中的分陀利花(白蓮花)。又說到:“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勝人也。”所以說,以信心念佛的人是真正有福分的人。

  

  其實,每個人對于淨土法門的認識越深、越廣,對于阿彌陀佛的勝解、感恩、誠信就會得到相應的提高。之後歡喜心、踴躍心、善心等等自然就會出生。所以,聞思經教有很大的利益。比如講法者,通過每一次好好地給別人講解,每一次都能生起歡喜。這一點講法的人都會有切身體會。比如我自己每講一次淨土法門都會很歡喜。因爲緣起上就是這樣的。你只要認真地去講,就會越來越清楚彌陀願海的深廣,越來越感念佛的慈悲。自然會感到非常慶幸,歡喜心、踴躍心會自然生起。之後無論你遇到什麼樣的境,心裏都是歡喜的。

  

  所以說,法界沒有距離,彌陀願海就在你的心中作加被。當你的心調整好頻率時,阿彌陀佛的力量就會加被在你的心上。你的心就會不由自主地按照佛的願海設定的那樣轉化,無量的功德利益都會源源不斷地引發。不說很高的境界,稍微得一點氣氛,都會感覺非常歡喜。如果能夠深入修持,真正和佛相應,得到很高的境界,所獲得的利益就更不用提了。到時候多少天不吃不睡都沒問題。再深入下去就更不可思議了。

  

  那麼,爲什麼會出現這些利益呢?實際上這是極其甚深不可思議的,即使寫無數本書也沒有辦法說到它的實際。但是,只要你誠信這不可思議之事,以信心趨入,至誠地念佛,佛光就會在你心中發生作用。種種功德利益必定會隨分出現。

  

  就現前來看,念佛的行者多多少少都會得到這些功德受用。比如會自然出現無貪、無嗔、無癡叁善根,這也是冥冥之中佛光消除我們心上的叁垢而出現的結果。再比如說念得很歡喜,感到身心清淨、安穩等等。只要你肯誠心地念佛,身心必定會有轉變。念了之後心態就會很好,就會歡喜充滿,做什麼事都很順利等等。而且只要肯至心念佛,每個人的身心狀況都會改善。這就是法爾道理。彌陀願海法門的功效就是如此,緣起就是如此。只要你的因心和果佛互相感應了,自然就在你的心上發生這些功用。

  

  從長遠來看,未來還會源源不斷地發生更爲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以外界的種子爲例,比如種了一粒花種,到成熟的時候,就會開出好幾朵花。而每一朵花裏面又有很多粒花籽,被風一吹又種到了地上。如果這幾朵花裏面有一百粒花籽,那麼到了成熟的時候,又會開出幾百朵花……像這樣,開花之後又散種,種成熟之後再開花,輾轉不斷,會發展地越來越多。我們以前都看過很多以微小善法感多劫果報的公案。比如《賢愚經》裏講到,有個窮人,看到僧衆經過,苦于沒有供養資具,就在路邊采了一些花對僧衆做供養。結果後來91劫當中,身相莊嚴,所有資具隨心變現。最後依靠這個善因在釋迦佛的教法下成道,證得聖果。由此可以看出,後面一系列源源不斷、無量無數的安樂果報,都是由于最初的一念供養而得到的。同樣,我們現在至心念佛,得到佛力的加被。那麼到底佛力的加被在行者的心上會産生多少作用,將來會出生多少殊勝利益,都是沒有辦法通過思維來衡量的。

  

  下面解釋佛光具有令衆生離苦得樂的利益:“若在叁途勤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複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

  

  “勤苦”指勤勞、痛苦。如果衆生處在地獄、餓鬼、旁生叁惡趣,受種種苦報的勤苦之處,當見到阿彌陀佛的光明時,都能得到休息,不再受業報懲罰,感受痛苦。而且死後無不獲得解脫。

  

  “見此光明,皆得休息”,是指在叁惡趣痛苦之處,見到阿彌陀佛的光明時,所有的苦惱都會得到止息。就像《觀經》中所說:“地獄猛火化爲涼風。”猛火是極其熾燃、難忍的,但是通過至心念佛,蒙受佛光加被之時,烈火會頓時轉爲清淨風。也就表明佛光能夠消除衆生的罪業,令惡道衆生離苦得樂。

  前面也講過,阿彌陀佛因地時發願“拔諸生死勤苦之本”。在本經的後面,世尊贊歎此經利益時也說,“諸天人民蠕動之類,皆蒙慈恩解脫憂苦”,下至蜎飛蠕動等都能由此得到度脫。可見,彌陀光明遍照一切世間。如果衆生處在叁惡趣當中,以他宿世的善根,在見到佛光的那一刹那,痛苦立即消滅,身心頓時得到安樂。我們在一些記載還魂人見聞的書當中,也能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一個人死後當時非常恐怖,遭受很大的痛苦。但是一見到佛光,立即就處在安樂的狀態當中。這一苦一樂就在一念之間。

  

  其實,很多念佛人也能相似得體會到這一點。比如當時原本處在一種很嚴重的業報狀態之中,身心非常痛苦。然而通過至心念佛,念著念著就感覺沒那麼苦了,而且心裏開始出現安樂。身體的痛苦也逐漸減輕,最後就轉苦爲樂了。

  

  “無複苦惱”,是說由于見光的作用,叁途的苦惱到壽終時便會徹底止息,從此不再轉苦報之身。有些解釋爲轉重報爲輕受。

  

  “壽終之後,皆蒙解脫”,這也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說見到佛光之後,就能脫離叁途苦報身,生入人天善趣。也就是解脫暫時的惡趣苦;另一種解釋是說,不但能夠解脫惡趣苦,而且能往生極樂世界,證得無上涅槃,得到究竟的解脫。

  

  --------

  

  [1]《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無量清淨佛光明,焰照諸無央數天下幽冥之處皆常明。諸有人民蜎飛蠕動之類,莫不見無量清淨佛光明。見無量清淨佛光明,莫不慈心歡喜者。世間諸有淫妷瞋怒愚癡,見無量清淨佛光明,莫不作善者。”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四十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