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七講話 第六集 第叁期 第二天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佛七講話 第六集七十九年第叁期

  第二天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昨天講持名念佛,是靠佛的功德願力。有人不知道,他說:「持佛名有什麼用?」不知道那是佛的功德和願力。諸佛當中,阿彌陀佛願力最大,號稱大願王。所以釋迦牟尼佛在經中處處多贊阿彌陀佛。

  淨土經都說到持念佛名。譬如阿彌陀經,持念佛名,一天到七天,一心不亂,即得往生。我們打佛七就是根據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也說,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觀經也說,下品衆生者,地獄相現,持念佛名,十稱聖號,即得往生。般舟叁昧經,菩薩生到西方,請問阿彌陀佛,欲生此國,應修何法?阿彌陀佛金口所說,欲生我國,持念我名。所以持念佛名,功德無量。

  阿彌陀佛大願迎接,衆生求願往生,佛願我願相應,即得往生西方,所以古德講,念佛是爲正業,其余的都是助緣。

  或者有人問:「經上不是說無念嗎?你怎麼提倡念佛呢?你提倡念佛不是著于念嗎?」當知如果離開念而求無念,是斷滅法;離開無念求念,是定性有。斷滅法著于斷邊;定性有著于常邊。所以著于念,是一邊,著于無念也是一邊,不契合中道。

  我們要知道,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爲什麼念而無念呢?念佛是因緣所念,所謂願以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念佛之念皆是因緣,自己沒有性質。自己既然沒有性質,所以念當下即是無念,無念當下就是念。如果念而無念,雖然無念,不落于斷邊,因爲無念由念全體而成;無念而念,雖然是念,不落于常邊,因爲念是由于無念而成。念由無念而成,念即無念;無念由念而成,無念即念,這樣念佛,深契中道,所以說念佛法門是圓頓大乘。

  大家知道這個道理,應該真信切願念彌陀,因爲人生無常,轉眼就成過世,趁現在趕緊念阿彌陀佛,修積往生資糧。

  我看到很多居士時常來,可是一番相見一番老,可見無常迅速。大家提高警覺念佛,不要認爲現在年輕健康,靠不住的。所謂看看雞皮鶴發,眼看雞皮面皺,頭發白了。行行老步龍鍾,有很多人到這兒來的時候,走不動了,老態畢現,這是值得我們提高警覺的。

  任何人免不了老病死,生下那一天,注定要受老病死。你現在想想過去,好比昨天一樣;如果老了再回頭看現在,就像昨天一樣。所以古德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大家既然有機會來念佛,應該放下一切,以至誠懇切心念阿彌陀佛,念佛求往生,我願如斯佛自知,希望各自努力。

  不要小瞧一聲佛號,我聽有很多人說,持佛名號有什麼用?他不知道甚深道理,他不知道佛心我心系于一聲佛號,這是最懇切最切要的了!大家念佛的時候,不雜余想,使你的心清清淨淨,只有一聲佛號,所謂心淨則佛土淨。

  七天當中,人我是非放下,苦樂皆放下,憂喜皆放下,要想到生死大事就在當下。不要計較一切,什麼人我是非啦、成功失敗啦、榮辱啦,你要知道,當你兩眼一閉的時候,一筆勾消。衆生可憐愍,可憐在這個地方。命終後,過去的人我是非一筆勾消了,來生他又計較新的人我是非。你何不當下覺悟呢?

  所以佛傳十念法門,第一個就是念佛,最後一念就是念死。

  希望大家想到,最後一天身死命終時,一切就不計較了,這樣才能單提一聲佛號,真心懇切地念阿彌陀佛。

  現在我們就念阿彌陀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