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怎樣的人,才能稱爲空行母?

  親愛的師父,阿彌陀佛!可否解說在密乘,時常聽到的空行母,怎樣的人,才能稱爲空行母?

  傳喜法師開示:空行母。我們很容易誤解把它人格化,就變成我們凡夫化的印象。其實這個空行母,般若空性就是叫般若佛母,般若佛母也成爲叫空行母。但是再問你,那般若佛母是女的嗎?不是,比喻它。般若智慧長養一切,像媽媽一樣,是這樣的。就像我們祖國母親,那祖國是一個女的嗎?也不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不能有一點點我們誤解,這個不能有,一誤解,這個差之毫厘,謬之千裏。

  你說般若空性跟一個女的相幹嗎?一點共同什麼都沒有,但是他取它一個它是長養一切善法,出生一切諸佛,叫法,法寶。法寶就是長養一切善法,就好像我們戒一樣。這戒也可以成爲它,像蓮花一樣長養一切善法,一切聖賢之機,你可以把它成爲這樣,母親一樣。但這個時候的母親,戒、八關齋戒,媽媽,但是這時候這個母親跟那個女的沒有什麼相關的。空行母是一個,比如說我們般若空性,它也是空行母,所以你看它表現出來,有時候人格化表現出來好像有擁抱的這個,這什麼意思?你淨念相繼,請問你是不是擁抱著般若空性?所以按照密法的嚴格來說,它那個表法,還有它那個佛像表法,但是說沒有得過灌頂,沒有修學過,沒有空性的認知,是不准看那個相的。看那個相你會誤解的,一誤解就是差之毫厘,謬之千裏。一個保持正念的,保持著般若空性的這個護念的,就好像你看智慧擁抱著你這個煩惱,煩惱擁抱著智慧一樣。智慧令煩惱會轉化成菩提,是這麼樣一個意思。

  那現在我們在坐的每一位,你的佛性都在的,是不是你的佛性還天天擁抱著你?還是天天擁抱著你。所以這個密法的,它的那個佛像其實就這個意思,並不是指他就找一個女人來擁抱。自己就佛講的一樣,我自己就是一個煩惱有漏的,他也是一個煩惱有漏的,兩個加在一起是個大煩惱。自己有煩惱還解決不掉呢,還找一個,對不對?包括我們自己每一位,我們每一個哪怕法師,他再有名,再怎麼,只要來到這個人世間,他自己有自己的生理的疑惑,有他的心理的煩惱。他都要用佛法來降伏它。如果他降伏的好,他再接受衆生供養。所以爲什麼藏地出家人都家裏面,自己家裏供養,一般性不接受別人供養,他就知道,性財、王財是消化不掉的。你接受別人供養,你就跟別人連在一起了,業力就連在一起。我自己業力我還沒那個呢,我出家好不容易,我修還沒修好呢,我又擔了別人一分業力,所以在藏地就是性財和王財是很怕的,不受用的,就是跟家裏面,家裏就會送點糌粑來,就吃得很簡單。所以這樣我們大家才覺得藏傳佛教那些出家人很苦。別人是有目的的,別人是修行那一種,但是你有能力了,你承擔大家了,那大家的煩惱又會變成你的煩惱。大家這個問題沒解決,你一直就有一個責任,你要引導他從迷區裏,從誤區裏,從苦海裏要出來。這你很大的一個責任,對不對?

  我們現在很多誤解這麼一個所謂“空行母”。但是因爲這個佛教在人間發展,有它的人類的社會現象。比如說在西藏那個山 水 路途遙遠,很偏僻,生活很艱苦,他上師需要有人來奉持他,甚至像家庭一樣。他有時候是克服一些外在條件的艱苦,有時候甚至他也會選那些比較有女德的,德性非常好,讓她來幫助自己來行佛行事業,讓他的那些事務不散失,這也有這些特殊的。但是跟我們平時所理解的(找女朋友)那個是不一樣的。那種德的,那種女的她承擔的是很多一般人很難承受的。你看幫助蓮花生大士的那個一起出家一樣,她本來是公主,她生下來就是守身如玉,她不想嫁人的,但是她爸爸硬要把她嫁給另外一個小王,她是半路上逃掉的,跑出來,然後像野獸一樣跑到山裏去躲起來,躲了多少年,要追求修行,後來才聽別人說蓮花生大士,她才親近他。你的這個善根,上師的教法,她的心完全能夠相融,然後上師所講的法,她像錄音機一樣,全部都能夠心裏記下來,把它記下來,然後上師的囑托,這個法應該到什麼時候,五百年之後,這個法應該在八百年之後,這個法在一千年之後,然後她也有這個功德可以把這個伏藏起來,把它伏藏地 水 火 風四大種裏面。有的法可以伏在空中,我們看是空,但是明明對,我們現在這個就是,大腦裏面只有百分之零點幾的工作的這個大腦,它認識這個是空,如果你多醒了幾分大腦,你就知道這不是空,所以對聖者來說,他知道這個空,這種它也像個容器一樣,它可以放東西的。放在那裏面大家還是看不見,我們看不見,它因緣成熟了這出來,他會把這空裏面取出來,取出這個伏藏來。火裏面也可以。我們看這是火,但對他來說這個不簡單只是火,火裏也能伏藏東西,地 水 火 風 空都能伏藏東西,甚至我們的意識,意識也能伏藏東西,意識裏面,東西藏在裏面,到什麼時候因緣成熟了,這個也就打開了,然後這個法就從這意識裏流出來了,那叫意伏藏。所以在伏藏法裏面這個就很奧妙的,哪是凡夫,凡人能想象的,他顯現出來,我們想都想不通的,當著你面從空裏面拿出個東西出來,你想十年也想不通的,哪裏想得通?我們平時以爲的這個“空行母”叁個字也是的,不是我們一般性能想象的。更不要想著,特別有些女的就想做空行母,我們這(臺灣)還好,特別是我們看,有一些比較富裕的,從小就很富裕,很順的環境的,她學佛了,學到她很喜歡學密,因爲爲什麼修密呢?覺得學密不用吃素,還照樣吃肉。一不小心自己還能做空行母,其實都是一個很大的我執,一種煩惱,一種傲慢,都是很大的煩惱。那種比較順的人,他才會那個,他沒有知道人生的苦,所以社會上面就是很多對這叁個字有誤解,有錯誤的去解讀。也有人利用大家的誤解,錯誤然後去造業的。但是那只是他們自己錯誤的理解,並不代表密法的神聖性,不會因爲這些而受染汙,因爲他們沒有資格代表密法的這個,他們以打著這個名氣做這個事情,這並不是密法是這樣子的,是他錯誤理解了。

  所以大家不要(學),這個社會上同時也有人懷疑輕慢密法,密法是非常非常甚深的。根本不是就這樣與我們般若一樣的,你就思維那個了,所有的密法,所有的密咒,都是以般若空性爲基礎的,所以這也是藏傳佛教爲什麼那些出家人要讀佛學院讀幾十年,要研究中觀,五部大論最後就到中觀。中觀裏面又分出自續派,應成,再後來你比如說,還有的學他空見,那都非常高的空性見,有了這個空性見你才能入壇。才能那個,再進入,嚴格來說進入密宗擦場,學密宗。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不管生圓次第,哪一個觀想都不能離開,這個空性的。以前我們讀,我們現在法本上,有很多密宗的儀軌,你可以留意一下,所有的密本,句句不能離開空性,哪字就是産生了大悲,大悲也不能離開空性。這才能度衆生,如果沒有了這個空性的話,就不是了,你讀的這個,但是密法的真實義,你並沒有了解到。所以我們讀任何的佛經,都要願解如來真實義。他沒有了解,他錯誤的判斷,他錯誤的去做事情,這個不能怪佛法不好,對不對,所以我們要搞清楚,但是這個社會上很多,因爲社會上有這個現象,然後就說這個密法不能學,密法會有男女……,這是非常大的一個錯誤。

  你看,格魯派裏持戒多少精嚴,非常精嚴的,DB法王也是這樣的,曆代DB法王裏,有幾位DB法王是有空行的?只有在很特殊的曆史條件下,好現象,有時候。比如說有一位菩薩,女性的化現,女性她非常有高的空性和智慧,然後這樣子她來幫助,她就是發願,以這種身份來幫助他弘揚佛法的。所以十七世DB法王(這樣級別的)當中,很少會有空行的,那你說他法王這樣,以這樣級別的都沒有空行,其他就不用談了。所以我們在,五明佛學院的時候,法王如意寶也是這樣講的,他說能夠真正的,有這個資格顯現出,就是有空行的,這樣子的,就像他說天上的太陽一樣,他就問天上有幾個太陽?那是很少很少的。反過來說一個有具格的人,他有資格這樣子的,那是大家都非常恭敬他的,你像頂果欽澤仁波切。大家聽說吧,頂果欽澤仁波切,他是有空行的,敦珠法王有空行的,沒有因爲這個大家輕慢他,不會的,一點不會的。你比如說格魯派的,另外一個法王,班禅大師,班禅大師他在文革特殊的情況下,周總理給他介紹,他說給你介紹一個女朋友,那他好,他就收下,那也是高幹,高幹的一個子女,他就收下了。結果生一個女兒,生一個女兒,法王如意寶給她認證,給她坐床,他這個女兒,是智慧空行的化現。像敦珠法王,他生了八個兒子,八個兒子別人都把他認證著,八個兒子是,八大菩薩的化現。對不對,那反過來說,你一般的試試看,你生個兒子,討債的,不要說度衆生了,把你就給度到地獄裏去了,是不是,差別很大很大的,這完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他那個顯現是很奇特的,所以這個我也一回功夫我也講不完。總的來說你們不要生邪見,就是在藏傳密法裏面,有上師涉入空行的,你們不要生邪見。你不懂你就保持著那個(清淨心),你恭敬就行了,佛說一坐在地,恭敬十分,恭敬,你敬沒有錯的,你不理解你就好好的,你就是你,我們大師父帶著大家,你就好好珍惜著,你不要像一個片子的名字一樣,就“好奇害死貓”,好奇心東看看西看看(是不好的習慣),要好好跟著,師父這你跟得住嗎?你能消化得了嗎?好好的,不要去動那個心,但是嚴格來說這個世界,這個佛法它是真的。金剛乘裏有它,非常奧妙的這些,這個不要去生邪見,包括那些喇嘛們,出家師父他吃肉,你不要生邪見,南傳的那些高僧大德,百分之八十,九十,九十九都是吃肉的,他托缽出去,托到什麼就吃什麼,你不能因爲說,我們吃素他怎麼出家人還吃肉?不要去那個,他吃什麼,他吃什麼都能消化,你知道嗎?所以修法,我們持戒,修八關…

《怎樣的人,才能稱爲空行母?》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