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七講話 第五集 第叁期 第叁天 六法虛妄染汙清淨心

  佛七講話 第五集七十八年第叁期

  第叁天 六法虛妄染汙清淨心

  經雲,心淨則佛土淨。所以,求生淨土,必須先淨其心。

  其實,我們的心本來清淨,只是被虛妄妄想所染就是了。

  有六種法擾亂其心。這六種法都不是實在的,都是妄想。就是見(看見)、聽、嗅、嘗、覺觸和想。衆生就在這六種法當中,天天紛紛擾亂。其實這六種法都沒有。

  第一個我們先談見。緣眼、色生眼識,于是有見。就是眼根和色塵互相因緣,生眼識,乃有見。可是這個見沒有的,虛妄起的。

  既然是緣眼根和色塵和眼識,叁事和合乃有見。這個見是不是在眼根呢?如果見在眼根,不緣色塵也可見。我們就知道見不在眼根。見是不是在色塵呢?如果見在色塵,應該色塵見我的眼根,不能說我眼根見色塵啊!所以見也不在色塵。見是不是在眼識呢?如果沒有眼根,沒有色塵,眼識怎麼産生呢?所以眼根、色塵、眼識皆沒有見。

  再講聽。緣耳、聲生耳識,乃有聽。既然耳根、聲塵、耳識,叁事和合有聽,我們看它在什麼地方。

  如果這個聽在耳根。譬如打鼓,我們聽到鼓聲,如果聽就在耳根的話,不打鼓也能聽見啊!所以不在耳根。如果這個聽在聲塵,在鼓,應該鼓聽啊!怎麼是我聽呢?如果是不在耳根,也不在聲塵,在耳識,沒有根、塵相緣,怎麼會有耳識呢?所以聽不在根、塵、識。

  再講嗅。緣鼻、香生鼻識,而有嗅。這個嗅不在鼻,如果嗅就在鼻的話,沒有菜端上來,我也嗅到菜香啊!也不在香塵,如果這個嗅在香塵,應該菜自己嗅到香啊!怎麼說我嗅到香呢?也不在鼻識,如果在鼻識,沒有鼻根,沒有菜,怎麼會産生嗅呢?

  再講嘗。緣舌、味生舌識,乃有嘗。這個嘗不在舌根,如果在舌根的話,我不吃飯,是不是也可嘗啊?也不在味塵,如果在味塵,應該那個飯嘗啊!不是我嘗啊!也不在舌識,沒有舌根,沒有飯,識怎麼生呢?

  再講身的覺觸。緣身、觸生身識,乃有觸。譬如說我和你接觸,這個觸,不在我,也不在你,也不在身識。如果在我,不和你接觸,怎麼會有觸呢?也不在你,如果在你,你不和我接觸,怎麼會有觸呢?也不在身識,如果在身識,沒有你,沒有我,怎麼會有身識呢?明明說的是,緣身、觸生身識嘛!

  再講意識的想。緣意、法生意識,乃有想。這個想不在意,也不在法,也不在識。如果是在意的話(第六意識),沒有法我也可以想啊!那我想什麼東西?也不在法,如果在法,應該法想,不是我想。離開意,離開法,意識不産生,當然也不在識。

  推算來,推算去,都是妄想,沒有的東西!

  或者有人說:「這個事情啊,叁事和合它就有了。譬如說見,眼、色、識叁事和合就見了。」這個不合道理啊!我們已經知道,眼沒有見,色塵沒有見,識也沒有見。叁個都沒有見,和合起來變成有見,不成道理。

  譬如說,你沒有錢,我也沒有錢,他也沒有錢,叁個人和合起來變成有錢,不成道理。

  所以和合變成有,沒這番道理。都是妄想所生。由于妄想,才染我們清淨心。清淨心本來清淨,被這些妄想所染了。

  或者有人就問了,說:「心本來清淨,什麼時候起的染呢?如果起染,怎麼稱爲本來清淨呢?」你是胡塗啊!

  妄想不是實在的,你認爲它染就是了。清淨心本無染,你妄想無明認爲它是染啊!如果以佛來說,他知道一切法本來清淨。衆生隨其染心,而見不同之法。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這個法不容易懂。譬如,夕陽觀雲。我們看那個雲彩紅的,其實雲彩沒有紅,你見紅就是了。地球的人,在這個角度見紅;在那個角度見紫;在另外一個角度又見是烏雲。其實雲沒有這麼些顔色,你虛妄見。如果你問我:「這個雲什麼時候變成紅?」這不是虛妄說嗎?它根本沒有變,你虛妄見嘛!所以你問:「清淨心何時起染?」非爲正問。

  或者有人說:「衆生是染,佛是淨。衆生成佛,不是離染得淨嗎?你怎麼可以說,無染無淨呢?」

  大家要知道,一真法界之中,無佛無衆生,這是楞伽經所說。佛爲度愚癡衆生、迷惑衆生,才假說衆生成佛。其實衆生未成佛時本是佛,已成佛後還是佛。好比說,夕陽照時雲本白,夕陽未照雲還白。只怪大家迷惑。

  所以念佛不生貪瞋癡,心自得清淨。你心清淨則佛土淨。不要認爲你是衆生,你所謂稱爲衆生者,是你迷惑。如果你覺悟的話,未成佛時本是佛,已成佛後還是佛。清淨法界那有變?清淨法身佛那有變呢?所以說清淨法身佛,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大家如果會到這個道理,認真地念阿彌陀佛,智慧自開。

  今天廢話講得太多了。

  現在大家開始念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