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一課(二)求法修行中必須做到法與根機相應

  聖者言教 第十一課(二)求法修行中必須做到法與根機相應

  由于衆生根機不同,佛法示現叁種不同的教派。由于顯宗和密宗在成辦解脫的方便之上存在差異,因此在成辦解脫的時間之上,也形成很大的差距。

  因法相乘成辦解脫需要叁大阿僧祇劫,乃曆代傳承祖師所共許。而修學密宗者,即便根機多麼低劣,一生可以成辦解脫。一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有多長?比如從地球形成到完全壞滅需要經曆成、住、壞、空四個環節,每個環節需要二十小劫,八十小劫稱之爲一個阿僧祇劫。我們現前是在“住”的這個環節中,先問問自己,從初次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直到現在有多少億年?從現在直到地球上沒有生命,還需要多少億年?這期間稱之爲二十小劫。類似這樣八十個小劫,稱之爲一個阿僧祇劫。顯宗成辦解脫需要叁大阿僧祇劫,已經不能用年來計算,但密法可以一生成辦解脫,從中可以知道兩者的區別。

  如今我們在座的弟子都已經對密法生起無比之信心,都想按照一切乘法之頂點、諸法之精要迅速成辦解脫,但在求法修行的過程中必須了解的是,與自己根機相應的法最爲殊勝。密法針對兩種不同的根機有兩種不同的修學方便,稱之爲方便教授和真實教授。如我等曆代傳承祖師無垢光尊者所言:“自心與法不相融合,則無法調順煩惱怨敵。”也就是說,若自己的根機和法不相應,則無法消盡煩惱,增上功德。無論在漢傳佛教曆史上還是藏傳佛教曆史上,都出現過很多類似的公案。

  比如達摩祖師初次到漢地的時候,梁武帝召集全國的僧衆來聽天竺喇嘛的教言。達摩祖師上座並沒有用口傳講什麼法,也沒有做什麼表示,而是以心對心的方式印證見解。雖然達摩祖師有高尚的智慧,禅宗明心見性的法義也深奧無比,但接受這樣的法,必須是上等之上等根機。由于當時在座的僧衆沒有達到這樣的根機,雖然達摩祖師傳授的法門這樣殊勝,最終沒有一個人理解。這就充分告誡我們,即便法有多麼殊勝,若與根機不相應,恐怕也成辦不了解脫。

  如今我們也在尋求這樣的法門。經常有弟子問我:“我們這個傳承是否有心印傳承和表示傳承?”當然有,但在求法之前首先應問問自己,有沒有接受心印傳承和表示傳承的根機?接受心印傳承必須具備佛般的根機,接受表示傳承必須具備菩薩般的根機。那麼問問自己,你與釋迦牟尼佛的根機是否一樣?與文殊菩薩、觀音菩薩的根機是否一樣?若不具有這樣的根機,即便導師以心印傳承、表示傳承賜予加持,弟子也無法得到加持。不是導師的功德不圓滿,不是法不殊勝,而是我們不具備接受這樣殊勝法的根機。

  這些道理必須精通,而且在平常修行的過程中,盡可能依與自己內心相應的法修行,決不能高攀。高攀可能暫時滿足了我們的好奇心與虛榮心,但對我們的修行起不到絲毫之作用,可能今年這樣,明年還是這樣,沒有進步。時時銘記這一點非常重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