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一課(八)擺正心態苦行也是快樂
經常有弟子問我,有時修法一上座就開始昏沈,有時修著修著就開始昏沈,該怎麼辦?我想這些都是沒有提起正念的緣故。
當然,提起正念有很多方便。比如,昏沈太重,從某種角度來說,是魔障太沈重、違緣太沈重的緣故,這時必須要驅魔。驅魔的方式,外緣可以念誦一些《如意成就祈請頌》、《心經加回遮文》等。但從另一方面而言,打坐期間穿的衣服應適量,以不寒涼爲宜,坐墊不宜厚軟,晚餐食宜少量、清淡,在身體吃得消的前提下,修行絕不能前怕狼後怕虎——穿得少會不會感冒生病?吃得少會不會營養不良?如果這樣執著自己的身體,永遠修不成法。
試想,密勒日巴尊者在山洞修法期間,如果因爲吃穿問題而瞻前顧後,會成爲我們曆代傳承祖師之一嗎?往昔曆代傳承祖師都是苦行而成就的,所以苦行對我們修行者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苦行在我們內心中是痛苦還是喜悅,完全取決于我們對法的理解和信心。若對法理解圓滿,充滿信心,在他人看來是苦行的修行,在我們心中就是喜悅的。就像一個沒有信仰、沒有來過高原的漢族人,決定會認爲高原的生活太艱苦,受不了。高原地方,衣食住行等多方面條件都很簡陋,很多事情需要自己親自去做,相對來說是一門苦行,但對在高原修行的弟子而言,永久不會覺得苦,甚至覺得非常喜悅。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爲我們已經理解到修學佛法的重要性,心態擺正了。站在凡夫的立場上,密勒日巴尊者是最痛苦的人,因爲他在修行的整個過程中,既沒有好穿的,也沒有好吃的,娛樂就更不用談了。但若從自心的角度看,相信密勒日巴尊者是當時世界上最喜悅最快樂的人,不然無法堅持修行。
以前我在漢地遇到過一個年輕人,她說她以前有個朋友,在物質追求上遠遠超勝自己,很喜歡化妝打扮,但在她開始信仰佛教之後,對物質的追求越來越淡,變化非常大,問我爲什麼會這樣?我想一個真正理解佛法的人,只要想到世間人殚精竭慮地追求世間法,就會覺得世人是世上最痛苦的,悲心會自然産生。當然,世間人也會覺得修行者沒吃沒喝,是世界上最痛苦的。對于痛苦,我想沒有一個真正的標准。但從實相的角度來說,當然我們想的就是真實的。
有時候我也在想,我們身邊每天都有一些人離我們而去。這些人生前無論從事什麼事業,在死亡這一刻又能得到什麼呢?誠如蓮花生大士所言:“今生壽命僅爲若幹月,未來之世時間爲無量,若欲來世不受諸痛苦,今生當依無欺因果修。”我們現前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生生世世獲得快樂,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所做的一切是獲得永恒快樂之因,即便是苦行,意義也非常廣大。若能更苦行一些,比如早上早點起床,平常按照曆代傳承祖師的法規,每天到修行的時間就去修行,而不是天天散亂混時間,真的非常非常值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