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爲什麼學佛 第四章 叁界 5· 解脫的幾個層次

  5. 解脫的幾個層次

  得了定是不是就解脫了?還沒有解脫。得了定只是暫時伏住煩惱,雖然定裏面沒有男女欲望飲食欲望貪嗔癡這些惡法,可是出了定五蓋又來了,還是煩惱,還是沒有解脫。

  所以光有了定不夠,還要有慧,慧就是看破假相證悟空性,那才真解脫。所以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除了上品上生,到極樂世界還要繼續修行,修到花開見佛悟無生才行。

  什麼叫無生?無生就是空性,生無生可得,滅無滅可得,不生不滅叫空性,《心經》上講了,照見五蘊皆空就是不生不滅。因爲極樂世界的花是化生,所以心花開就是見到空性,見到佛了。

  色界天初禅天的天人往生天上,是因爲得了初禅定第一禅定,所以往生第一禅天;第二禅天的天人是因爲得了第二禅定,所以往生第二禅天;第叁禅天是因爲得了第叁禅定,所以往生第叁禅天;第四禅天因爲得了第四禅定,所以往生第四禅天。

  爲什麼叫色界?因爲色界裏面的天人和樓閣宮殿都是化生,是微妙的光明體,比太陽光還微妙,我們用肉眼看不見,因爲肉眼太粗糙,看不見微妙的光明。

  雖然第四禅天的天人還是凡夫,但是第四禅天裏面還住有聖人。聖人就是解脫道證了叁果的阿那含,還沒有證阿羅漢,要到第四禅天去寄位,在那裏修行直至證到阿羅漢果,然後出離叁界。

  如果一個人當生證悟了,會有四個果位,初果叫須陀洹,七返人天;二果叫斯陀含,一返人天;叁果叫阿那含,也就是不還天;四果叫阿羅漢。

  一果爲什麼叫七返人天?因爲雖然證悟了空性,可是還有曆劫的習氣要斷,必須經過七次人天來回才把習氣斷掉而出離叁界。

  二果需要斷的習氣更少,只剩下一點點,只要一次人天來回,就能夠把習氣斷盡而出叁界。

  叁果是死後生在第四禅天寄位,直到把剩下的一點點習氣斷掉,就證悟阿羅漢果,不用來欲界了,不用來人間了,所以叫不還天。

  四果阿羅漢就是叁界皆空,出了叁界。阿羅漢就是“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所有該斷的煩惱貪嗔癡通通沒有了,不用再來輪回生死,因爲已經沒有貪嗔癡,沒有貪嗔癡的因,就沒有輪回的果。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