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感恩師父!請示師父,當一個義工需要上師善知識,若上師與弟子心念不同,弟子起煩惱心時該如何適從?叁寶弟子不可說四衆過,但自己想利益衆生當義工,但師父與自己理念不同,弟子該如何自處?感恩師父慈悲開示!
傳喜法師開示:這個就是你看這有時候不是有意的,就是一個人的性格也是這樣。一個人的性格就像寫的字一樣,你明明寫出來,但是別人,你不能說所有人都要認識你的字,對不對?也一樣的,你的性格你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認同你,但是我不認識你的字我不是主觀的,對不對?有可能我的能力不同、不一樣。
這個你記住:拜師父,肯定師父有高過你的地方,你要向師父學習,你跟師父兩個人意見不同了,你肯定要舍去自己的意見,服從師父的意見,這才叫皈依,對不對?你總不能說師父,師父,我今天又收了一個師父,對不對?師父要跟你走,師父要隨著你的那個想法,那你不是拜師傅,你是收師父。所以,當觀念不一樣的時候,你肯定要舍去自己的,哪怕你還不能夠完全理解師父的意思,你可以慢慢的去參、去觀察了解。
有時候真的要花好幾年時間才會知道,我在這邊也跟你們忏悔一下:我以前剛出家隨著師父的時候,做師父的侍者,我師父一點攀緣心沒有,他從來不跟弟子們化緣,但是有一個現象,就是當時那個時候,不管誰來給師父磕頭、誰來供養,不管紅包大小,反正師父也不說就讓侍者收下,我那個時候因爲剛出家,身上還有在家人的習氣,我就覺得說信衆的錢賺來都不容易,怎麼供養給師父,師父有時候連看都不看,甚至連說一句客氣話都沒有呢?這就是我當時的一個在家的習氣,後來經過了多少年,我自己也做出家人了,我就自己對思考叁寶、思考這個人間有叁寶的現象,後來才慢慢了解叁寶有多偉大!佛陀有多偉大!出家人有多偉大!
所以《地藏經》裏說:『你對著叁寶的對境,舍一得無量寶』你們只是屈屈一,你得到的卻是無量,爲什麼?佛陀有無量的威德,叁寶有無量的威德,對我們有無量的恩德,我們能遇到,我們能供養一下,這是我們的幸運,不需要師父或者叁寶跟你說:“謝謝”,反過來你要感恩叁寶,對不對?你比如說我們現在這個道場,這個道場多少人撐著。這一個道場難得(難道)還是我們一個人(就可以撐起來)?我們一個人很簡單的,一個人你走到哪裏都無所謂。但是做爲一個道場,它在這個世界很不容易的。“多少的這個維持著讓佛教這個現象保存下來兩千多年,人間這麼多天災人禍,而叁寶的力量撐著、用自己的命撐著、是一代一代生命血汗撐著,讓衆生有解脫的機會;我們能遇到叁寶,我們要感恩叁寶爲了我們存在;我們能供養叁寶,要感恩叁寶給我們有這樣的機會”,但這個道理我當初我不知道,我剛出家,我只用世間人的分別心,我認爲錢最大,人掙錢那麼辛苦,那麼不容易,把自己的心血拿來供養叁寶,師父怎麼連眼都不看一下呢?怎麼連謝謝都不說?客氣話都沒有呢?所以我當時我心裏面就有這樣的疑惑,雖然我沒有去問師父,那要問更不得了了,我心裏就我都覺得我罪很大了,我已經罪惡、惡業很重了,我現在越來越領會到這個的時候我越慚愧,我當初那麼髒呢!我的心。當時爲什麼只看到錢,只看到物質,沒有看到叁寶的功德巍巍,反過來想,難道你供養哪怕一卡車錢來?難道需要師父要給你作揖嗎?給你合掌說:“謝謝”嗎?所以我才覺得,多少年我才慢慢把這個事情越想越明白、越想越明白,這就是很明顯的一個錯誤,我們自己要想很多年的,是不是這樣?
所以這是你的念頭起來的時候,不一定是對的,有可能很明顯的是錯誤,但是你轉不過來這個彎;有可能是一個惡業,但是你轉不過來,你慢慢給自己機會,慢慢思考、慢慢思考,你越進步你就越發現你曾經錯了,師父是對的,但你不能按照當時的情況,按照當時的情況有可能你會執著“我的觀念”---師父的錯了我的對,我把我內心的這一個錯誤的思想我發露出來,當著大家的面忏悔,向我的恩師忏悔!希望大家能夠由此而知道佛陀爲什麼在涅槃的時候要告訴我們說“不可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我曾經問過師父,我說:“爲什麼不可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師父就回答說:“我們都是凡夫,起心動念都是錯的,因爲我們起心動念都有所緣境---內有我,外有境,我本來就是沒有的,但是我們以爲有,所以這本身就是錯的,外面境也是沒有的,我們以爲就是有的,這也是錯的,所以有這個錯的我,還有個錯誤的境,産生的念頭,怎麼可能對呢?”對不對?因爲這是分別心出來的,所以肯定是錯的,這是凡夫境界。那怎麼樣的心才可以相信呢?---你證聖果了,你知道真理了,你依著這個聖言量你再起這個比量的,你這個時候才可以,有聖言量、有比量、有現量,只有這叁個量才可以做參考,如果沒有這個的話,完全按照自己的那個知見---依我、我見,這肯定錯的。所以我們現在在學佛了,要放下自我的執見,師父來接引我們,甚至帶我們辦法會、做活動,其實都是爲了讓我們能夠參與,在參與的過程當中身心調整,把我們的身心融在佛法當中,有這樣的改變機會。
我們常常在法會當中去沐浴,我們的身心世界發生轉變,也就是佛陀的這個威德力、加持力,我們叁寶的這個功德力,所有顯現在世間就是爲了接引我們,但是我們跟叁寶是有距離的,所以用各種各樣的方法,這叫『方便』,叫方便有多門,所以在所有的方便法裏面,你不要很當真,你不要覺得這個是怎麼怎麼?你要跟師父較真你要跟師父怎麼樣,就在這個過程當中,讓你和師父有所交往,對同樣事情,師父的看法是那樣,你的看法是這樣,就通過做事情,才體現出這個差異,然後你去思惟師父的這個發心到底是什麼樣的?然後這樣你舍棄自己的見解,你靠近師父的見解,才這樣一點一點手把手把你拉進佛門---去僞成真、轉凡成聖,這樣一個過程。
你有這樣子的問題說明就要很注意的,因爲這個你看到沒有,師徒在這個問題上,在這個問題出現的時候,你好像就是何去何從你還不是很清楚,這時候就很危險,你很可能會舍棄師父,這是很危險的事情。本來師父給你做這些事情,是爲了讓你更靠近師父,更親近師父,但是由于我們自己的愚昧、業障、甚至我們的魔障,有可能在這事情上面,産生不同的見解會讓你遠離師父。本來他的目的是爲了通過做事,讓你跟師父跟親近,但是我們的業障卻恰恰相反,讓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離師父更遠,不做事情你還不知道師父是什麼樣的,也不知道自己是有什麼多大差距,通過做事情你反而發現差距了,然後你還皈依自己了,不皈依師父了,舍棄師父了,這種就是需要尤其注意,我們在座其實都有。
文章來源:摘自傳喜法師《臺北生命道場_佛學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