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有神要與人相通,該如何解決?應與他接觸或拒絕?

  有神要與人相通,該如何解決?應與他接觸或拒絕?

  傳喜法師開示:有神要與人相通,這個你沒辦法判斷他是神還是什麼?他是神,還是鬼,你是不知道的,所以如果要相通,你要很謹慎,我這指的謹慎是什麼?是接受,還是什麼?肯定不是接受,不是接受,應該把自己更加地安住在佛法當中,一有空性智慧了,你就超越他,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馬上要用起這個般若的利劍,來斷除這樣子的境界。

  

  我記得,我曾經也有過這樣,我當初學佛,很用功的時候放在念佛上,持名念佛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間斷的,日日夜夜不間斷,我那時候發願,我要修淨土,所以當時我也是這樣理解的,就念阿彌陀佛就是淨土,拼命念,念到,不管什麼時候都在念,念到夢裏面也是念,甚至夢裏面有境界還是念。有一次,境界的夢裏面,境界裏面,阿彌陀佛現出來,很莊嚴地現在虛空裏面,我這時候給阿彌陀佛頂禮,頂禮的時候,忽然我就想起《金剛經》的那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時候就,境界和自己都沒有掉。不可以作相,還是要用佛的智慧。你不要覺得他是實有的神,我是實有的人,不要有這種執著,還是要用智慧。

  

  我們現在很多學佛的人,我的執著還是很重,總是覺得,我就是我,我是張叁,李四,我是男的,女的,我今年幾歲,我什麼家庭,我有幾個小孩,我是什麼工作,總是記得很清楚,但是很奇怪,一個人,一旦死了之後,成中陰身,馬上那些就忘掉了,過眼雲煙,有一些,瀕臨死亡的經驗的時候,我有時候人研究他們,看著他們寫的,這些文字的時候,他們說,本來他們的家,他們很熟悉的家,一死了之後,他就覺得很陌生了,本來覺得,這個是我兒子,這個是我親人,很執著,很執著的,死了之後,也會覺得溝通不了了,這時候你,"兒子啊,兒子啊,"你就摸他,也摸不到,他也給你沒反應,他做他的事情,幾天你就會覺得很陌生了。所以說,爲什麼叫恍如隔世呢,恍如隔世,這個很奇特的,我們修行要有這樣一種智慧,不要,我執...我執就漏,就有漏法,有漏的業,無我,越無我,無我的智慧就是無漏的,所以你有出離心了,有無我的了,你就會持戒了,你也會修定,這當中就會開智慧。所以戒、定、慧,它是這個叁無漏學,它是建立在無我的出離心上的,沒有出離心,叁皈依體,戒體都不會很高的這種體,品位都不高的。

  

  文章來源:摘自傳喜法師《佛法教育講談暨問答2》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