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勢至圓通章》裏頭明白地告訴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是什麼?心裏面想,口裏面念。
2 大概學佛時間久一點的同修都知道,佛法裏面常講,“依報隨著正報轉”,這個話我相信諸位聽了很多。《華嚴》裏面講,“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是什麼?識就是憶念,憶佛念佛就是識在起作用。
3 所以,你想佛的時候,想久了你就很像一個佛,想久了就像了。想什麼就像什麼,看相的人不也常說,“相隨心轉”,心裏面常常想什麼,這個相會變。
4 我們一個人,這一生來投胎,投胎,你當然對你的父母有緣分。遇到很喜歡他,很喜歡他,就想看他那個相貌變自己的相貌,所以兒女很像父母,原因在此地。
5 你投胎的時候,那一念心想,你想哪個人,相貌就像哪個人。所以說,自己的相貌不是什麼遺傳,而是你投胎的時候心想變現的相。當然在你幼年的時候,你非常喜愛父母,常常想父母,所以相貌就像父母。
6 成年踏入社會了,漸漸跟父母疏遠,不再去想了。不再去想,相貌就會變,小時候像父母,到中年以後就不像了。所以,四十歲以後的相貌要自己負責。
7 你心善,非常慈悲,就是個善良的相;心胸險惡,那個相叫人一看就害怕,就是個惡相。我們天天想阿彌陀佛,想久了,不知不覺,相貌就變成阿彌陀佛,所謂“相隨心轉”!
8 阿彌陀佛的相貌最好,所以我們要想自己的相貌好,要天天想他;想他,相貌就漂亮、就好了。常常想阿彌陀佛,你就不老了,雖然是老,老得很慢,不會老得很快。你看,念佛、想佛的好處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