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清淨觀是對于凡夫還是對于聖者而言?

  清淨觀是對于凡夫還是對于聖者而言?

  生西法師答:清淨觀主要是一般的凡夫人自己要修,當然聖者內心當中有清淨的智慧,他也不用刻意去觀。

  清淨觀,一方面我們要對聖者觀清淨,一方面對凡夫人要觀清淨。因爲我們自己的肉眼凡胎,根本分辨不出哪些是聖者,哪些是凡夫,我們看到的凡夫有可能是聖者,或者我們知道是聖者,但在我們面前顯現一些,我們認爲是凡夫人的這些過失。對這些都要觀清淨,因爲我們根本不知道他是不是佛和菩薩的化現,我們怎樣保護自己呢?就直接觀爲清淨,把他們都觀成是佛菩薩的化現,這個時候對保護自己來講,有很大的作用。我們知道,有可能他是聖者,我們就不敢誹謗,對此我們會觀一種清淨。

  從聖者菩薩自己的境界來講,看柱子、瓶子等等,全都是法界,一模一樣的。在全知麥彭仁波切的《定解寶燈論》第六品和其他地方中都有講:外在的顯現都和自己的心有關。聖者內心當中已經很清淨了,所以他看到外面的一切萬法都是清淨的法,或是佛菩薩,或是清淨的刹土等等。

  平時我們對待其他道友也一樣,盡量觀爲清淨的聖者等等。像這樣觀爲佛菩薩,我們內心就會産生一些恭敬心,自己就會産生謙虛、謙卑的一種心態,對我們修學佛法是非常有利的。五妙欲和清淨觀,其實五妙欲本性就是清淨的,只不過我們不了解而已。在經典《圓覺經》、《維摩诘經所說經》講,舍利子和具髻梵天的辯論,具髻梵天認爲刹土是清淨的,舍利子尊者認爲是不清淨的,佛陀最後出來說:我的刹土是恒時清淨的,只不過,衆生的業力導致的,看到的是不清淨的。其實這些妙欲的本性就是清淨的,從般若的角度來講就是空性的,從叁轉*輪的角度來講就是如來藏的本性的顯現。其實這些妙欲本性是清淨的,只不過衆生不了解。如果我們要修行解脫,就要把它們了解爲是清淨的,並如是觀想,對遣除我們不清淨的想法,或者認知實相是有很大必要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