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果請您用幾句話向人們介紹佛教,您會如何介紹?

  佛教本身博大精深、教派衆多,人們對佛教的理解常有模糊失真之處。如果請您用幾句話向人們介紹佛教,您會如何介紹?

  答: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如您所說,佛法博大精深。叁言兩語的確很難說得清楚。我在這裏就勉爲其難地啰嗦幾句,供各位參考。

  在我看來,佛教的一大特點是有教無類,有求必應。佛陀根據衆生不同的禀賦、性情、因緣,宣演與之相應的法門,因材施教,善巧地引導衆生解脫煩惱,獲得安樂。八萬四千,極言其多。衆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陀便教以八萬四千法門。衆生的願望訴求各不相同,而都能在佛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佛法的要義可以歸結爲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您一聽這個,大概要失望了,這不是老生常談麼。然而,很多道理,叁歲小兒說得,八十老翁做不得。最簡單平常的,往往既不簡單也不尋常

  “諸惡莫作”可以說是小乘一切戒律的基礎,其精髓在于不傷害。

  “衆善奉行”是大乘所有修行的核心,關鍵是饒益衆生。

  “自淨其意”指擁有叁輪體空的見解和證悟。

  叁輪體空,簡單地說,就是無論作惡、行善,都是依緣而起,是主要、次要的種種條件具足後顯現的象,這其中沒有獨立、恒一存在的施者、受者及行爲,一切都是現而無自性的。然而,盡管沒有可執持的實質,現象卻不會隨心所欲地出現或隱沒,象的顯現遵循著因果的規律,絲毫不會錯亂,所以了解“空”的道理後,還要謹慎地取舍因果,斷惡行善。

  自淨其意,不著有無。以此清淨心,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這據我的理解是佛教最爲根本的教義和修行方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