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衆:我在學佛的過程當中,聽到高僧大德講,成了登地菩薩之後,可以把自己的身體給布施出去。那麼,他說得把身體布施出去,是沒有乘願再來的菩薩?還是乘願再來的菩薩來布施自己的身體?說布施的時候不感覺疼痛,那布施以後還會不會長出來?
師父:好像高級還是蠻高級的,一個高級的問題,你問也好,還是我回答也好,我們都屬于學問的範圍,因爲我也不是初地菩薩,我們只能根據學術一樣來說。
作爲一個登地菩薩來說,他的身體已經有了真正的身體了,法身的身體,所以他是登地菩薩。但是作爲一個法身的大士說,他對這個肉體,對他來說確實是隨時都可以布施的。但是他要看,因爲他已經是法身大師了,他這個肉體在這個人世間,不僅僅是一個凡夫的身體,他的這個身體可以放光,可以做衆生的燈塔,指引很多衆生解脫。對我們凡夫來說,更加要愛惜一個法身大師的身體,更加保護好他的身體。但是作爲他個人來說,布施身體對他來說毫無挂礙的,他可以布施。爲了慢慢地布施,衆生也好,他自己也會注意他的身體,慢慢地布施。
我們釋迦佛,以前的時候作爲一個國家的王子,爸爸媽媽生了這個王子,特別的開心,國家非常富裕。別人就老惦記,後來鄰國就找了一個理由來侵略這個國家,這個國王不想讓生靈塗炭,他選擇了流亡。但是爲了能保住生命,他繞路走到了一個好朋友的國家,但是走路的時候走叉了,走到更遠的一條沙漠當中去了,沒有河沒有水。
這時候,國王和他的王後,帶著自己的王子,漸漸地吃的喝的全部都沒有了,這個時候他們就商量怎麼辦?國王想:我死吧,我供你們,你們吃我的肉,繼續往前走,往前出去,把太子帶好。但是皇後不贊成:不行,你帶了王子到了鄰國之後,以後還有複國的希望,我帶著王子,沒有你帶著王子有意義,應該吃我的肉。王子呢,極力反對,說:“爸爸媽媽,你們一個也不能缺,我是你們生的,如果吃我的肉,我死了,你們還可以再生啊!”結果這個王子自己把肉割下來給爸爸媽媽吃。
爲了讓他們能夠順利的通過這段沙漠地帶,王子還不能一下子就死掉,他都不能致自己的命。因爲你一死掉,這個肉就迅速腐爛掉了,印度很熱的地方,所以他還要保鮮,保肉,他還不能死,一塊一塊地割,還不能死。一直到爸爸媽媽走出了這段險境,王子身上也是體無完膚了,也是全部割完了才死掉。
你問的那個問題,我回答的答案就在這裏。一個法身大師,他不能馬上就死掉,知道嗎?他肉要保鮮住,一點一點地割,不能一下子就死了,死是肯定要死的,他就是要獻給衆生的。
所以登地不登地?有沒有證得法身
有沒有開悟?就看他有沒有慈悲心,他有沒有奉獻給衆生的心?開悟了,上與支持十方諸佛,下與六道衆生同,他會悲愍衆生。因爲悟了法身之後,法身是和衆生一體的,衆生不覺悟,就痛在他的身上,這是一個菩薩的特點。就像媽媽愛孩子一樣,病在孩子身上,痛在媽媽心裏。一個菩薩他是這樣子的。
所以作爲一個菩薩來說,他可以死,慢慢死。一下子死掉了,更多人就沒有辦法接到佛緣了。所以作爲衆生來說,要更加地保護好。爲什麼要恭敬?本來恭敬不恭敬,無所謂的,要有平等相的,他不需要這個的,也不需要高高在上的,再低他也不低,再高他也一樣。但是作爲衆生來說,恭敬得福,保護好了,讓更多的衆生得利益,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