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二課(十四)聞法六度之忍辱度

  聖者言教 第十二課(十四)聞法六度之忍辱度

  【如是聞法時,于彼敵對賢劣衆生,無論誰者施予何等傷害, 不計仇恨,不施報複】

  聞法修法期間,不要妄加分別誰好誰壞,也不應敵對某個人。如果他人對你說的話,或者看你的眼神,你總覺得好像有點不對勁,我想,原因可能是你自己的心態有問題。只要我們擺正心態,無論眼前呈現的一切之相有多麼遷變,無論別人是直著眼睛看你還是斜著看你,你都會覺得很正常。即便別人斜著看你,你也會認爲這可能是對方的眼睛有一點點毛病,或者只是他一瞬間的反應而已,並不會認爲別人對你有敵意。因此只要自己心態擺正,無論所見的一切境相有多麼遷變,都不會令你內心産生煩惱。

  這一點不僅適用于聞法修法,還可以廣泛運用到各個方面。比如,當你內心時時懷有嗔心時,即便他人只是喝杯水,恐怕你的內心也會産生很大的煩惱:“爲什麼這個人要在我面前喝水,而不在我走開的時候喝水呢?”即便他喝水與你沒有任何關系,你還是會覺得很不順眼,這是什麼原因?就是由于你的內心在作怪。

  再舉個例子。假如有人非常討厭在他面前放一尊佛像,但偏偏就有人在他面前放了一尊佛像,因此直到佛像移走之前,他的內心會一直沈浸在煩惱之中:“爲什麼要這麼放呢?”修行人若不懂這個道理,在修行過程中出現的任何覺受,都會引起強大的反應和情緒飄動,內心會非常痛苦。

  要記住,對凡夫而言,心中起現各種想法是非常正常的。作爲修行者,我們現前該做的是將妄念轉爲道用。若具有這樣的想法,相信無論在修行過程中起現什麼心所法,他的內心都會非常平靜,外境永久都不會束縛他的內心。因此,一切還是在于自己的心態之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