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叁課(二)觀修四厭離法而精進修法

  聖者言教 第十叁課(二)觀修四厭離法而精進修法

  進入佛門、行持善法雖然功德不可思議,但反過來,我們也不能對以前做過的善行心生滿足。在沒有圓滿成辦解脫之前,長時間依止導師、長時間聽聞教法、長時間身心投入修法之中時時調伏自己的內心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無始以來習氣煩惱沈重的緣故,有時候從文字上了解一些道理並不困難,但能如理修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當時並非有意去做,但無意中會出現很多妄念,這就是習氣煩惱在阻擋我們的修行。這時我們更要觀想共同外前行——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回過患與業之因果。

  人身難得,並不僅僅指得到一次人身,而是講解十八種珍寶人身。得到普通的人身並不難,只要好好持戒從事一兩件善事就可以,但要獲得十八種珍寶人身,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如同衆多經文所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宿世沒有修過六度波羅蜜,沒有清淨持戒,沒有發願獲得十八種珍寶人身,今生無法獲得暇滿人身。如今,我們已經值遇如佛般的善知識,聽聞了從小乘乃至無上竅訣大圓滿之間的殊勝教言,並把自己的身心投入修法之中,得到這樣的人身是非常困難的。

  在得到珍寶人身之後若不精進修法,無常隨時都會奪走我們的生命。今天在世上,我們真不知道明天在不在世上;這個月在世上,也不知道下個月在不在世上;今年在世上,明年在不在世上誰也不知道。若把時間說得長一點,再過五十年,我相信在座的大部分都已經不在世上了。細致想想,五十年又有多長時間呢?從小直到現在,我們已經經曆過幾十年的人生,在我們的記憶中,幾十年轉瞬即逝,那余下的時間,恐怕也是彈指之間就過去了,等待我們的就是死亡。

  即便導師在講解壽命無常,甚至自己在閱讀教言的時候,也會看到很多無常的教義,但是內心深處難免還是被自己不會死的妄念所欺騙。口中雖然常說有生有滅是大自然的規律,但是並沒有想到可怕的無常隨時都會降臨在自己身邊。即便有時候想想,也還是覺得死亡離自己很遙遠。這些都是煩惱習氣沈重的表現。細致想想,我們身邊有多少比自己稍微年長、和自己同齡甚至比自己年輕的人,已經離我們而去了,我們有什麼把握認爲自己可以長時間居留在世上?

  若沒有無常觀,對現世的貪戀永遠不會斷除。只要貪戀現世,即便你現前修行遠道法相乘、近道金剛乘甚至捷徑之道無上竅訣大圓滿,都成爲追求世間法,追求現世福報,永久不會成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因。所以爲了成辦解脫,時時都得觀想無常。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平常無論講解共同法還是不共同法,前面都要講解一遍四厭離法,因爲對初次開始修學的信衆而言,四厭離法非常重要。能否調伏心相續迅速成辦解脫,完全取決于四厭離法的觀修。

  由于宿世的因緣,今生從文字上了解並精通四厭離法並不困難,但要把文字教理變成自己心相續的功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反觀自心,在我們修行過程中,自己的內心有多麼精進?與正法相契合的行爲有多少?在趨向這樣的境界中能做多少?這些充分體現出我們平常觀想四厭離法是否到量,四厭離法的觀想基礎是否紮實。

  曆代傳承祖師曰:“觀人身難得和壽命無常,可以斷絕今生之貪執。”需知,即便是一個信仰佛教的人,只要時時羨慕世間的一切,所從事的善法都變成追求今生福報,非成爲解脫之因,因此必須要有觀人身難得和壽命無常的基礎。未來能否斷絕一切貪念,則完全取決于觀想輪回過患和業之因果。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