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叁課(五)行持正法才是真正的善

  聖者言教 第十叁課(五)行持正法才是真正的善

  【正法猶如准繩,能將歪曲之自相續矯爲正直善法道。】

  我們以上所學的這些妙法猶如准繩,能將歪曲之心相續糾正到正法之中。

  我們聽法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知道善與惡的區別。當然站在世間的立場之上,我們通常也在做善事。所以,善的適用範圍很廣。如今世上各種宗教和民間傳統都在提倡善,但從某種角度理解的善不等于所有一切宗教之善,所以我們必須要知道善與善之間的區別。

  如同木匠依靠准繩能鋸直木頭般,斷惡取善完全在于對妙法的了解之上。若不懂此理,永久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善。如今世上很多人都認爲自己在做善事,他們理解的善,就是外在的善行。細致觀待,由于心的本性即是慈悲的原因,即便我們的內心暫時惡念多麼沈重,但也會在瞬間産生善念,所以在這種善念的驅使下行持的善行,單純站在世間立場上,我們可以樹立爲善。但要記住的是,世間與出世間善雖然都在說內心要清淨、做好事,但是善的定義完全不同。佛教時時所提倡的善是成辦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善要具備什麼特點呢?就是出離心、菩提心和信心。一旦離開這個標准,即便表面有善的形象也不叫做善。

  我等曆代傳承祖師無垢光尊者曰:“自心與法若未融契,僅具道貌之形相,則無實義可談。”即便表面所做善行多大,比如建寺、造像、齋僧、扶貧、抄經等,雖然外相上都與佛教相關,但是僅憑這一點,還不能成爲出世間的善,還要反問自己的發心。我等曆代傳承祖師華智仁波切曰:“心善身語善,心惡身語惡,心乃諸法源,調心佛善說。”心是一切法的根源,若從事善行的發心僅僅是爲了世間利益,就不是出世間的善,所以我們時時要觀待自己的內心。

  如是傳講就是讓我們知道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非法。單憑表面形象不能認定它就是正法,因爲佛教著重講解的不是形象而是發心。曆代傳承祖師曾經說過,摻雜世間八法的善行,即便自認爲多麼了不起,甚至很多人在贊歎,也不會成爲西方極樂世界之因。

  以前我給你們講過這個公案。有一次,居士們帶我到某個寺院朝拜千佛殿,裏面的佛像都是用非常昂貴的材質雕刻的。當時有一位居士說,千佛殿裏有一面佛像都是他們家出資雕刻的,這些佛像下面刻著他全家人的名字。細致想想,把名字刻在佛像上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若是爲了讓所有人都知道這一尊佛像是他出資雕刻的,那他的發心完全落于世間八法,即便付出不菲的代價,對成辦解脫沒有絲毫之利益。可能不懂世間、出世間善法差異的人會贊歎,但這種贊歎對于無常的人生有什麼真實利益呢?

  所以我們複次講解,無論聞法還是修法,必須糾正自己的發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