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叁課(十四)宣講聞慧的重要性並非排斥思慧與修慧
【是故,僅聽聞甚深法之福德,亦超勝恒久修持叁類福(施、戒、修)之所得。】
僅僅聽聞甚深佛法的福德,也超過長時布施、持戒和修行之所得,所以聽聞佛法的功德非常了不起。在座弟子平常在衆多導師前聽聞各式各樣的教言,是必不可缺少的。
【《施無憂授記經》雲:“阿難,持充滿叁千大千世界各類珍寶而行布施,若誰耳中聞聽此法,說較前者所生福德多。”總之,佛陀亦難圓滿宣說講法聞法之功德,何況他人,則更難以企及。】
在《施無憂授記經》中佛陀對阿難說,用世上所有的一切珍寶做布施,功德還不如稍微聽聞一點佛法。僅聽法的功德就如此巨大,何況真正聽懂教理而如理修行呢?總之,佛陀也很難圓滿宣說講法、聞法的功德,何況凡夫僅憑思維,更難知道講法、聞法的功德。因此,在條件具備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去聞法,並且多閱讀各式各樣的教言。
【《慧無盡經》雲:“圓菩提心持正法,修法悲憫他衆生,此四福德無有量,邊際佛亦無法說。”】
在《慧無盡經》中說,圓滿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爲他人宣講或自己聽聞正法,把所了解的一切法運用到修行和行爲當中,以及對衆生生起慈悲心,這四種修行、行爲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佛也不可說。
以上都在講解聞法的功德。可能有些弟子有疑問:“聞法功德如此廣大,那以下還用得著思維和修行嗎?”要知道,這只是講解前行聞法的重要性,並非指後期的思考和修行不重要。我們先舉個例子。比如你要去一個地方,在我們講解去的過程和到達的功德之前,我們要先講解去前的一些准備工作,比如要帶上足夠的路費和食物,否則到不了終點。但是講解准備工作的重要性並不代表後面不重要。如同這個比喻般,聞思修叁種智慧中思慧和修慧的功德當然不可思議,但在沒有達到這兩者之前,聞慧更爲重要。若沒有聞法,該怎麼思考呢?若沒有思考,又該如何修行呢?因此一切都來源于聞。
往昔我在漢地遇到很多居士,都說亞青寺是以實修爲主的聖地,平常不重視聞思。當時我說:“可能你們沒有去過亞青寺,也不理解亞青寺的真正修法。按照亞青寺的傳統,修行先從五加行開始。第一次若沒有得到導師的傳講,弟子知道什麼叫共同外前行、不共同內前行嗎?衆所周知,亞青寺修行成熟口訣法有不共的殊勝之處,難道弟子不聞法、不在導師面前圓滿得到傳承,僅靠忙修瞎煉就能體現亞青寺修法的殊勝嗎?比如在講解成熟口訣法的時候,成熟口訣法的整個過程分爲前行破除心房、正行直指覺性和後行護持修行之方便。如果沒有在導師面前聞法,怎麼知道這是什麼法?每年秋天的時候,亞青寺都會開始修大圓勝慧。無論前行還是正行,不都需要在導師面前聽聞嗎?否則怎麼知道該如何修行呢?所以亞青寺雖然以實修爲主,但平常更著重于聞思,因爲弟子必須依靠聞法而做思考,然後趨入修行。後期當禅定有所進展的時候,弟子還需要在上師面前印證自己的見解。由于我們不具備根機的緣故,所謂印證,也並非大家想象般僅憑心印傳承就可以,還是要依靠口耳傳承,也就是在導師面前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