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四課(六)端正發心方能成辦解脫

  聖者言教 第十四課(六)端正發心方能成辦解脫

  現前有許多居士和出家人在高原地方修學直斷與頓超,也認爲自己是在行持成辦解脫的善法。我想,是否如此還是應該先問問自己,你是以何種發心在修學這些法?若發心爲惡念發心,別說呈現功德,煩惱可能還會越來越重。原因在于何處?因爲你在造業。

  比如藍色的天空本來具有,但由于陰天被烏雲所遮而無法顯現,現前以惡念發心的一系列行爲就如同在烏雲上面再加一層烏雲般,藍色的天空更加不能顯現,這種行爲本身不能成爲清淨藍色天空之緣。也就是說,由于無始以來習氣煩惱沈重的原因,無法呈現本來面目,現前以惡念發心攝持的一切行爲,都是在往昔煩惱的基礎上再增一層煩惱,會令本來面目更加無法呈現。如果細致觀察就會發現,自己的貪嗔癡煩惱以及性格等多方面都在往不好的方向發展,與解脫正在背道而馳。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很冤枉,因爲自己做了那麼多善事,現前才知道最終一切都是在造業,那進入佛門還有什麼意義呢?要記住,聞思、理解諸多解脫的道理和成辦解脫的方法,正是自己進入佛門的真正意義。初次進入佛門期間,由于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善法而盲目修法,無論修學多長時間,實際當中可能還是與解脫背道而馳。這些都是沒有依止善知識、沒有聞思正法的過失。

  我們常說,修學時間越多越善,但前提是具有清淨發心。若能以清淨發心攝持,無論修行時間多麼短暫,所做一切均成善法。即便昨天只修學了一秒鍾時間的善法,今天修持了兩秒鍾時間的善法,實際當中,功德也在日益增上。但若發心在惡念之中,即便昨天修了十二個小時,今天也修了十二個小時,煩惱仍舊不會減少,功德不會增上。因此時時反觀自己的發心非常重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