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四課(九)善巧運用對于禅修非常重要
可能有些人在聽聞無記之念與禅定的區別後會有這樣的疑問:“難道初次修學禅定的人都能當下赤裸清明之狀態嗎?如果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那麼禅修過程中起現的無念狀態不也是一種無記狀態,沒有一個准確的目標嗎?如果這種無念狀態不是解脫之因,我又該如何修行呢?”
要記住,我們之所以強調禅修過程中要善巧護持正念,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爲了調伏這種無記狀態。當我們根據當時的狀態而善巧運用持風、剖析調伏妄念、粗直視調伏妄念、細直視調伏妄念和安住調伏妄念等諸多方便來赤裸清明之狀態時,禅修中出現的無記狀態就不會一直持續下去,見解會逐漸赤裸。
我們說過,僅憑禅定本身的力量很難令自己的禅定達到更高的境界。如世間禅定的色界一禅可安住六千個大劫,若僅憑禅定可以成辦更高禅定的話,應該可以由此成辦無色界之禅定甚至出世間禅定,但實際當中並非如此。由此可知,善巧運用非常重要。如今有很多修行者還是習慣于根據自己的感覺來判斷自己的見解。如果今天感覺很不錯,一座下來沒有很多起心動念,而且內心時時在很清明的狀態中,便覺得自己修得很不錯,甚至給自己一個定義:“我已經入定了”。但要記住的是,無論你用什麼語言裝飾你的禅定,但若所裝飾的禅定不是解脫,對于最終赤裸實相見解沒有絲毫之利益。
因此,從這個角度當中我們也能知道止觀交修以及善巧運用的重要性。若能在初次修法期間就知道意識轉爲道用的重要性,在見解逐漸增長的過程中,能逐步了解智慧轉爲道用的功德,相信你的禅定決定會越來越增上。若無法做到,即便在高原地方駐留多長時間,可能最終也仍舊如同往昔一般,沒有任何改變。以前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常對弟子們開玩笑說,在高原地方住得再久也不會超過亞青的一條黃狗。因爲上師說他第一次在亞青修建瑪尼堆的時候,那條黃狗就已經在那兒了。所以修行好壞,並不觀待在聖地駐留多長時間,而取決于是否依教奉行。若修學不遵照導師的教言,只憑借自己的感覺而時時心生滿足,這些都是不合理的。作爲凡夫,我們的感覺多數還是處于貪嗔癡範疇之中,即便你的感覺有多麼美好,恐怕對解脫而言,也沒有任何意義。
在以後的修學過程中,我們要時時反觀自己的發心。若是惡念發心,應及時斷除,若是無記之念發心,則需及時予以改變。當然,從斷除和改變之中我們也能知道,惡念發心的業力更爲沈重,必須要先斷除再進行正確的發心。而無記之念,業力相對要輕一些,一旦發現及時進行轉變即可。但無論是斷除還是改變,我們都要令自己生起善念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