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四課(二十)回向的功德
前面兩者以上已經講完,現前講解清淨回向的重要性。
【能令善根輾轉增上—— 殊勝結行回向,引導或下座時,如初始發心般。】
能令善根輾轉增上者,就是清淨回向。若叁殊勝法前面兩條已經具備,後面又以結行回向攝持,功德就會變成無量。比如雖然今天你只念了一遍阿彌陀佛,但是由于前面清淨發心與清淨正行均已具備,最後又做了清淨回向的緣故,功德就會變成無量。即便你沒有刻意地思維,功德仍舊會以每天百倍,千倍的速度輾轉增上。同樣一個道理,即便是一件小小的善事,若能具備叁殊勝法,也會成爲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因。因此,叁殊勝法非常重要。
再舉個例子,在座各位今天在這裏聽法已經有兩個小時了,如果上課前清淨發心,中間具有清淨正行,接下去又能以清淨回向攝持,今天聞法的功德若用數量來比喻,明天就會增長爲十倍、百倍、甚至千倍萬倍的功德,如此不斷地增長,直到圓滿證得佛果爲止,這就稱之爲無漏功德。而所謂有漏功德是指,行持善法不具有清淨發心、清淨正行和清淨回向等叁殊勝法,因此只能得到人天福報,非成爲解脫之因。有漏功德隨著你享受一次就會消減一次,終將用盡。
比如世上有些福報很大的人,無論是他從事什麼事業,似乎都可以做到心想事成,並且也會成辦得非常圓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也可能會成爲世上最倒黴的人,最後諸事不順,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爲他前面具備深厚福報,所以事事順利。這也恰恰說明他宿世具有善因,但因爲往昔行持善法時不具備叁清淨法,因此這份人天福報是有漏功德,隨著福報逐漸用盡,又沒有積累新的福報,後期就變得越來越不順,最後甚至淪爲乞丐。
就如同杯子裏的水,由于往昔的積累,杯子裏水是滿的,但是因爲積累的是有漏功德,所以每當我口渴的時候喝掉一口,杯子裏的水就會相應地減少。我也可以一口氣喝十口,直接喝光也可以。因爲旁邊人都沒有水喝,所以我每喝一口就有一口的快樂和滿足,這是我的福報。當別人在荒野找不到水喝時,我卻有水喝,人人都羨慕我有那麼大的福報,但當我享用第二口水的時候,杯子裏的水又少了一口。如是般去享用舊的福報,又不積累新的福報,水就越來越少。當杯子裏的水喝完卻又再度感到渴的時候,就沒水可喝,便要開始遭受痛苦。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有漏功德雖然能具備一些福報,但終究還是會消盡,因爲它是生滅性的。但無漏功德不但不會往下墮落,而且還會不斷增上。因此,成辦解脫唯一的條件就是具有無漏之善法,而無漏善法的前提就是叁殊勝法,這一點要銘記心中。
世間人在尋求福報的時候也要記住,無漏之善法才是創造永恒不變福報之因。即便你能得到一點點有漏福報,但在享受過程中若沒有及時積累,過兩天又會消失,類似這樣的顯現,時時都在我們身邊發生。因此,每當我們行持一切善法之後,必須要及時做回向。也些人說,他平時行持善法也會回向,但是在早上發完心後晚上一次性回向,這樣可以嗎?當然可以,但前提是你必須保證,你的內心在白天的十幾個小時內不摻雜任何貪嗔癡煩惱。若能做得到的話,這樣做完全可以。一旦內心摻雜煩惱,在煩惱的當下,你今天所做的一切善事功德都已經消盡,等到了晚上,你又以什麼功德回向?什麼都沒有了。也就是說,你答應要給衆生東西,但是最終你什麼東西也給不了。
也許你會說,自己意幻供養是否可以?但是意幻供養是在有功德的前提下,若你具有真實的功德,無論是意幻供養還是真實供養都可以,若實際上你已經不具備任何功德,又以什麼做供養呢?這不是在騙人嗎?例如我們有時候也會騙人家說,今天我沒帶好吃的,但實際上我家裏好吃的真挺多的。但請問你現前具有嗎?若沒有,就是在騙人。因此,若不具備可回向的功德,卻說要回向,實際上恐怕就是在欺騙叁界六趣一切衆生。因爲你的回向之物,在摻雜煩惱的一瞬間就已經全部消盡了。當然,你還是會覺得,是否可以將未來即將要做的善事提前回向給叁界六趣衆生?可能可以,但更要記住的是,無論是我們的言語還是行爲,還是應該要切切實實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