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五課(二)初行者的修行要點
佛法教義深廣微妙,要理解佛法的一系列道理,必須依止一位具德上師,聽聞衆多教言。相信我們在座的所有弟子,都在根據個人的條件,盡可能尋找自己的導師,聽聞不同的教言,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曰:“初行者修法並非主要,首當之要務乃通達如何修行。”也就是說,初次開始進入佛門的時候,並不是拿著幾個心咒和經文,或者密宗上師瑜伽、本尊、護法的儀軌念誦即可。念誦什麼儀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念誦。可能有些非常單純的人會認爲,念誦不就是按照文字讀出來嗎?這有什麼可學的呢?要記住,這種單純的念誦只能說明你認識字而已,並不代表佛法。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說:“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一切教法之宗旨是調伏內心,清淨煩惱,而不在于口中念誦什麼經文,身體從事什麼善事。這充分告誡我們,不是在行爲上做一些修法之形象就能成辦解脫,而要時時觀待自己的內心。
這一段時間我們反複講解,無論站在世間還是出世間,由于時時調伏內心的緣故,應該呈現一定的功德。比如站在世間角度,我們的性格應該有所改善,往昔的粗暴行爲應該越來越少,面對家人和親朋好友,應該越來越和諧。從出世間角度來說,貪嗔癡煩惱在逐漸減少,出離心、菩提心和信心在日日增上。如果修行沒有對治煩惱,調伏內心,則如我等曆代傳承祖師無垢光尊者所言:“自心與法若未融契,僅具道貌之形相,則無實義可談。”即便我們在幽靜古刹、山洞聖地、茅棚草穴甚至無人之地長期閉關修行,只要沒有消盡煩惱,所做的一切只是形式而已!當然站在世間的立場上可能有人會贊歎,但是僅憑這一點來成辦解脫是遠遠不夠的。希望聽聞了今天的教言之後,我們在座的所有弟子,都能摒棄形式上的修行,做一個真正的修行者。
當然能修什麼法,要根據個人的根機來定奪。有些剛開始入門者,應該先明確修法的目的和意義。修行要徹底改變我們的習氣,從某種角度而言,是一門苦行,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當信心沒有增長的時候,即便修過法,修法的時間也不會很長。而且一旦起現一些惡緣,對修法的信心可能會退轉。爲了避免這些過失,現前必須要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法。至于平常口裏念誦多少,並不是最重要的。隨著對法的深入了解,平常修行的法會越來越多,修行的時間會越來越長,修行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這時,我們需要對修行有一個規劃,每天什麼時間修這個法,什麼時間修那個法。相信循序漸進和有條不紊的計劃,會讓我們的修行越來越增上。
總之,無論座上還是座下,都要時時觀待自己的內心,無論修學什麼法,都要做到依教奉行,不能摻雜自己的私心,不能隨順自己的習氣,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從古至今的曆代傳承祖師沒一個是順從自己的習氣而成辦解脫的,這就告誡後代弟子,必須遵循曆代傳承祖師的足迹,完全摒棄自己的私心和習氣,圓滿依教奉行爲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