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五課(叁)觀想四厭離法而生精進心

  聖者言教 第十五課(叁)觀想四厭離法而生精進心

  有時候我們即便對法有所理解和了知,但由于習氣煩惱沈重的緣故,懈怠、拖延時間等一系列逆緣還是會時時束縛著自己的身心。

  比如早上從睡夢中醒來,本來前一天晚上已經想好第二天早上要早點起床修法,但是當我們起來的時候,可能由于晚上睡眠時間不夠,或者身體感覺不適等,又會找個借口繼續睡覺。這只是拖延修法的一個例子。我們平常懈怠的時間,絕不僅僅限于早上。這時候該怎麼辦?就要多修修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回過患與業之因果。

  我們每天講法之前,都會對共同前行做一些提示,目的在于何處呢?當見解沒有赤裸之前,調整煩惱等一系列對治法中,最主要的就是共同外前行四厭離法,所以要時時想到人身是很難得到的。如今我們得到的一切都來源于宿世的因,如果前世沒有從事過善法,我們即便今生想進入佛門,由于習氣煩惱阻礙的緣故,也無法生起進入佛門的善念。如《叁世因果經》中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如今很多人在問一些有神通的高僧大德,自己前世是誰。其實不必詢問,當前我們進入佛門,具備這麼好的修行條件,充分說明我們的前世決定是一位修行者。至于未來能得到什麼結果,就看看今生我們在做什麼——從善的角度而言,我們做了多少善事;從惡的角度來說,我們造了多少惡業,就知道未來會到哪裏。如頌雲:“此身行善即是解脫舟,此身作惡便是輪回錨。”所以要時時想到獲得十八種珍寶人身的重要性而精進修法,不因虛度光陰而令寶貴的人身成爲深陷輪回之因。

  又當思維,如今獲得十八種珍寶人身,若不精進修法,無常隨時都會降臨到我們的身邊。我們天天講解無常,是因爲初次開始進入佛門的時候,由于我們還沒有實證的緣故,如果無常觀不能改變我們的心態,恐怕其他法也起不了什麼作用。所以觀想無常對于初行者而言尤爲重要。

  要知道,無常是客觀的定律,誰也無法改變,不是信則有、不信則無。無論信與不信,無常終究會在我們面前呈現。細致觀待,我們身邊有多少親朋好友,無論他們是否有信仰,不是一個接著一個離我們而去了嗎?雖然這件可怕的事情臨時沒有降臨到我們身邊,但是誰又知道明天、後天會不會降臨到我們身邊?

  無常的道理不難理解,真正的難點是在內心生起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而精進修法。很多人在聽聞無常之後,內心不免有這樣的想法:有生有滅是大自然的規律,這一點誰都知道,但可能現在還不會呈現在我的面前。有這種想法,充分說明你的內心深處還在排斥無常觀,這就是習氣煩惱沈重的表現。細致問問自己,有什麼把握無常不會隨時降臨?有什麼理由我們可以長時間居留在世上?可以說,我們什麼把握都沒有,就是由于被習氣煩惱束縛的緣故,所以總覺得離死亡很遙遠。

  反觀自心,我們平常覺得自己不會很快死亡的理由無非是自己還很年輕,身體還很健康。但問問自己,我們身旁有多少比我們更年輕的人不是都已經走了嗎?有多少還未成年的小孩子不是也離開了嗎?自己的身體今天很好,誰知道明天是否還會和今天一樣?已經死亡的人並非一出生就是患病者,他也是從健康走向患病而死亡的。如今在漢地,由于空氣飲食汙染等多方面原因,罹患不治之症的患者比比皆是,我們怎麼知道自己不會患上這樣的病呢?當然,我們都希望在座的弟子和天下所有一切衆生都不要患上這樣的病,但有時候心願歸心願,現實歸現實。當這些顯現呈現在我們面前時,想靜下心修法恐怕也靜不下心,一切都晚了。現在正是不早不遲的時候,應該時時觀想無常,從現在就開始修學佛法。

  當無常降臨在我們身邊的時候,無論現前的條件多麼圓滿,對于即將離開的人而言,也會變得毫無意義。這件可怕的事情遲早會呈現在我們面前。最長再過五十年,恐怕在座的所有弟子大部分都已經不在世上了。五十年離我們有多遠呢?在座的很多人都是經曆過幾十年時間的人,在我們的記憶中,幾十年就像昨天一般,瞬間而過。所以余下的時間即便有五十年,恐怕也會瞬間消失,等待我們的就是死亡。到達這一時刻,作爲兒女,即便你有多麼慈祥的父母,即便他們把你緊緊摟在懷中,也無法留住你的生命;作爲父母,即便你有多少孝順的兒女,即便他們把世上最好的飲食受用都堆積在你身邊,相信你也不會有絲毫之快樂。無常降臨之時,只有自己孤獨面對這個可怕的事情,除了生前所修善法,沒有一個人能幫到我們。如果在呈現恐懼驚嚇時,我們能憶及導師及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就能獲得快樂解脫,其外的一切對我們來說沒有絲毫之利益。

  因此,爲了自他一切衆生,我們應時時觀想四厭離法,生起精進修法之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