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六課(一)任何修法均應以調心爲根本

   聖者言教 第十六課(一)任何修法均應以調心爲根本

   七天的祖師法會結束了。前兩天我們講過祖師法會的殊勝性,因此在座的所有弟子,無論這段時間有多勞累,仍舊都去參加了祖師法會。大家能夠這樣做,意義非常廣大。尤其對平常修學上師瑜伽的弟子而言,在祖師法會這段時間裏會有特殊的加持力。這次法會念誦的儀軌雖然比我們平常所念的上師瑜伽稍微多一些,但實際上它就是一個圓滿的上師供,所以念誦儀軌也就是在修上師瑜伽。至于實際修持中該如何修學,則應根據個人的見解來定奪。

   比如有些弟子只能修學外相上師相應法,有些可能已經達到內相上師相應法的見解,還有一些則已達到密相上師瑜伽的見解。無論以哪種見解修持,意義都非常廣大,因爲法會是非常殊勝的時間。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就是在幾年前的這個時間示現涅槃的,因此在這個時間舉行祖師法會具有非常特殊的加持力。

   無論平常修學什麼法,參加什麼法會,作爲修行者時時都要以調心爲根本,這一點一定要銘記心中。正如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曰:“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不僅在我們平常講法期間會用這句話作爲一切修法之宗旨,即便是對求成熟口訣法的弟子,我也會如是講解。例如我們講解前行破除心房時分爲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解決斷心之根本,就是觀察身口意叁門以何爲主。但我們在聽聞導師講解後僅僅略作串習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反複觀修,才能深刻領悟無論我們平常行善還是作惡都是以心爲根本,這樣才會做到時時反觀自心。

   我想,對于初次進入佛門的信衆而言,口中說一句華智仁波切的教言——心乃諸法源是非常容易的,但想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恐怕還是非常困難,因此要時時反觀自己的修行是否真的以此作爲標准。對于初學者,即便口中會說調伏內心,心中對曆代傳承祖師傳講的調心爲本也非常清楚,但內心當中恐怕還是會非常著重身語的善法。當行持善法時,身體出了一點力,就會非常心滿意足,覺得自己做了特別大的一件善事。如同在高原地方繞塔或者轉繞神山時,由于氧氣稀薄,身體必定會非常勞累、辛苦,因此內心會有一種滿足感。但反過來問問自己的內心,當你朝拜神山或參加法會時,對調伏自己的內心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恐怕沒一個人去關注。因此即便你口口聲聲說心是一切法的根源,實際上還是著重于身和語。

   這也是很多修行者做得最不圓滿的地方。雖然身、語行持善法的意義非常廣大,但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以及曆代傳承祖師無論傳講什麼教言,都強調以調心爲根本。現前我們作爲修行者,也應以此作爲修行的准則。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