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六課(六)以虛榮心學習佛法無助于成辦解脫
一旦我們懂得調伏自己的內心,無論現前的生活是艱苦還是富有,相信你時時都會很開心,因爲你已經得到了諸佛菩薩的密意,得到了真正的摩尼寶,這才是真正的大福報。當然,我相信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成辦一番世間事業的能力,很多人都具有,但爲何我們不執著于此呢?因爲我們修學佛法的目的不僅僅爲了自度,還要度天下一切有情父母離苦得樂,所以無論現前修學過程中有多艱難,我們的內心依然很快樂。
作爲修行者要記住的是,我們要時時觀待自己的內心,不能讓修法成爲一種表面形象,因爲徒具表象的修法真沒有多大意義。記得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曾經說過,爲他人講解佛法,必須以自己的經曆作爲根本。若在傳法中不結合自己的經曆一起傳講,好像一切教言都在空中飄蕩一般不踏實。若能結合自己的經曆傳講,所傳講的教言就會擲地有聲。
記得有一次我跟隨上師一起去五明佛學院,見到很多出家人在辯論,內心非常羨慕他們的好口才。當時心想,自己的記性也還不錯,如果也能在學院做一些聞思,自己應該也可以說出很多相關教理,所以後期我就用不同的方式在上師面前表達這個願望。雖然自己實際上並沒有在學院買房,但因爲非常想留在學院,所以對上師說,自己在這裏買了一間房,過兩天就要付錢了,是否可以在學院呆上幾年。上師說:“你想呆在學院的目的不就是爲了聞思一些理論嗎?等回到亞青,無論你想從哪一方面學習,我都會賜予你相關的教法。”聽到上師這麼說,我只有跟隨上師回亞青。後來我們經過德格縣的時候,我就跑到德格印經院,看見裏面有各式各樣的理論書籍,就請了很多法本,直到今天還有很多都擺在我的書架上。無論是五部大論方面的,還是曆代傳承祖師各式各樣的教言,無論是頌詞還是講義,總之當時請了一大批的法本回家,後期都有點抱不動了。這些法本拿回亞青以後,我就直接抱到上師面前,目的就是要讓上師看見,然後告訴我應該到哪裏學習。當時亞青寺還沒有很多出家人,我想可能在佐欽寺學習好一點,因爲那裏有一些認識的出家人希望我留在那裏,這樣一來,順便學兩年理論也挺好。總之當時自己的內心已經計劃得很圓滿了。上師看我抱了那麼多書,問我爲什麼要買那麼多教理?我問上師:“我能不能待在哪裏用兩叁年的時間學一些理論?”上師還是像以前一般對我說:“你真的要學,就把書拿回去,我一句一詞地教給你。”
當然,後期我哪裏也沒有去,還是呆在上師身邊。講解這段經曆的目的就是告訴大家,當時我想學教理的目的真的是爲了對治自己的心相續嗎?一點都不是,只是爲了得到好口才,完全沒有想到口以外的事情。當時我想,無論是給他人傳法還是自己平常說話期間,都必須要有很好的口才,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當中,以不同的教證和理證回遮他人很多見解。現前才知道,當時的我有多幼稚。我從十多歲開始出家,目的就是爲了達到這一點嗎?當然,良好的口才可以作爲出家人的莊嚴,但是僅憑這個莊嚴就想成辦解脫是不可能的。若僅憑口若懸河的這個莊嚴就能成辦解脫,我們天天背這些法本就可以了。無論是否會背誦,一旦需要教育別人的時候,照本宣科就可以圓滿了。但這除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之外,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即便當時我已經在上師身邊求學佛法多年,但還是非常不成熟,很多聞思乃至修行之處,並沒有真正契合心相續。若能做到心法真正契合,又怎麼會摻雜那麼多世間八法?所以,時時反觀自己的內心,一點都不能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