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六課(八)修行不要執著覺受

  聖者言教 第十六課(八)修行不要執著覺受

  在我們的修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覺受。覺受可以分爲好的覺受(賢覺受)和壞的覺受(劣覺受)。所謂壞的覺受,會壞到什麼地步呢?自己的貪嗔癡煩惱極爲沈重,已經超出自己的想象,甚至一生中都從未出現過這麼重的煩惱。總之,無論自己能感受到的煩惱還是只在內心中漂浮的煩惱,都非常沈重。但劣覺受只是一個暫時的過程。當然,有時也可能起現很多賢覺受。比如有他心通,甚至感覺自己會飛翔等。同樣,它也只是一個過程。要記住,無論是好的覺受還是壞的覺受,一旦對它産生執著,這種執著本身就是遮止本來面目的最大汙點。

  正如《二觀察續》當中曰:“諸有情即佛,然爲客塵障。”什麼是客塵,執著即爲客塵。我們本具有佛性如來藏,具有佛的一切功德,就是被執著遮止本來面目而無法起現佛的一切功德。如同烏雲遮止藍色天空時,我們就無法看見藍天,這時候再飄來一層烏雲蓋在陰天烏雲的下面,藍天就更看不見了。如同這個道理般,由于往昔我們執著太強的緣故,已經遮止了本具有的如來藏。如果在現前修行的過程中,對賢覺受和劣覺受再産生執著,就離清淨本性更加遙遠了。記得往昔我在漢地時,一次早上十點左右,天空突然黑了下來。由于雲層太厚的原因,天空非常暗,就如同晚上十一二點鍾一樣,馬路上的燈全開著。這是什麼原因?就是烏雲太厚的原因。雖然本來是白天,但變得跟黑天一樣。同樣,我們以上已經被執著遮止本來面目,而無法顯現佛的境界,現前若再加一個執著,更實現不了佛的境界。所以,作爲修行者必須要斷除執著。

  現前在民間傳統信仰中,有很多傳言,但是我想,作爲佛教徒還是少去聽聞比較好。有時候碰到一些人,會贊歎某個人這樣那樣都好,但我想,最好的還是諸佛菩薩,因此平時信受奉行諸佛菩薩的教言最好。有時我會聽見有人說,某某導師告訴他,他身上可能附著一些魔和鬼,或者有這樣那樣的附體等等。當形成這種執著的時候,會對以後的修法形成很大的障礙。

  往昔我們講過密勒日巴尊者的公案。尊者某次在山洞閉關修行時,看見周圍有魔鬼,爲了自己能安心修法,開始用各種方法遣除魔鬼。但無論他念誦寂靜本尊還是忿怒本尊,都無法驅除。後期這個魔鬼都開始嘲笑他:“如果你的心沒有被魔束縛,作爲魔鬼,我和你又有什麼關系呢?你可以繼續打坐,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如果你的內心被魔束縛,即便今天把我驅走,以後還會有第二個、第叁個魔不斷在你面前誕生。”當時密勒日巴尊者突然悟到上師的教言,一切萬法都是虛幻的,均來自于自己的內心,而內心本身就是空性,又哪來的魔障呢?于是尊者釋然:“咱們一起在這兒修法吧。”正當此時,魔也就自然消失。即便不消失,魔也就是他的本尊。

  我們平常修行過程中,一旦內心有被魔束縛的概念時,該如何去調伏呢?正如剛才所說,一旦執著于被魔束縛的話,這種執著就是修行最大的障礙。而自己的貪嗔癡煩惱逐漸減少,執著越來越輕,才是修行的暖相和功德。一旦不具有這樣的功德,執著反而越來越強大,就說明自己的修行越來越糟糕。因此,我們要記住,我們所做一切善事的目的都是爲了針對執著,又怎麼能在原本的執著上再加一個執著呢?這樣的修行勢必離解脫原來越遠,真是非常不合算。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