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六課(十二)毗盧七法

  聖者言教 第十六課(十二)毗盧七法

  【其身要如毗盧遮那佛身之七法,應以無過咎端身安坐。】

  身體應如毗盧遮那佛身之七法而坐。在坐式之上,大乘教法顯宗和密乘沒有區別,但是密宗還會細分爲方便坐法和解脫坐法兩種。這點下面會做細致講解。另外,我們在座上修行時,不要太過極端、拘束。如果過于緊張,身體會越來越緊。輕者,可能會感到身體非常累。嚴重的話,可能還會産生一些疾病。因此,修行應該做到自然一些

  【毗盧七法:雙足跏趺坐】

  修法要以毗盧七法端直安坐。毗盧七法首先是雙足結跏跌坐。結跏趺坐時,雙盤、單盤和散盤都可以。有些修行者,身體非常柔軟,一次就可以做到雙盤。有些修行者,一開始只能單盤,是修一段時間後就能雙盤。還有些人,身體非常僵硬,所以只能以散盤的形式打坐,這樣是否能算是打坐呢?當然能算。除此之外,由于身體過于僵硬的緣故,有些人在打坐過程中,不僅只能做到散盤,而且在散盤時,兩個膝蓋會翹得非常高。對于這些身體最不柔軟的人,應該學會一些調整坐姿的方便,非常重要。

  比如散盤時膝蓋翹得很高的話,身體所有的重量都會集中到一點,就很容易感到疲乏。這時該怎麼調整呢?可以將自己的坐墊稍微調高一點,讓臀部擡高,這樣原來高高翹起的膝蓋自然可以平鋪在地面上,身體的重量就會以叁角形爲支撐,即便打坐的時間稍微長一些,也不會感覺很累。我看到漢地很多禅院裏,打坐時用的坐墊,都是後面高一點,前面低一點,可能也有這方面的考慮。當然,如果你的坐姿非常圓滿,可以在平地上做到雙盤,也完全可以,這些都要根據自己的柔軟度來樹立。

  【兩手定印置于臍下四指處,腹部貼近後腰,脊背正直】

  雙手要結定印置于臍下四指處,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腹部要貼近後腰,脊背正直,不能彎曲。

  此處還要知道一點,方便七支坐法的要求非常嚴格。身體的要點是筆直,必須強製性做到筆直。方便七支坐法是依靠方便來成辦解脫的方法,是下乘派的修學方式,所以必須要做到圓滿。當然,初次開始打坐時,盡量按照這樣的要求去做,並且成爲一種習慣非常重要。如果剛剛開始禅修的時候,就借口解脫七支坐法著重于自然,可以放松一點,當然是非常不圓滿的。因爲我們所謂的自然並不代表松緩,松緩和自然完全是兩個概念。自然是在圓滿要求的前提下自然趨入的一種不緊不松的狀態,而剛剛開始學習打坐的初學者所謂的非常松緩地放下,並不是解脫七支坐法。難道解脫七支坐法是一種駝背的行爲嗎?當然不是。

  【下颌微收,舌抵上腭,目視鼻端共七法。】

  打坐的時候,頭要稍微低一點。因爲下颌微收,眼睛就會直視下方。平常我們打坐期間是目視前方,如果眼神能看向前方往下一點,就更好一些。

  還要做到舌抵上腭。但是,當我們在座上心逐漸靜下來的時候,就不再需要起心動念,看看自己的舌頭是否在抵著上腭。無論這個時候舌頭是平直地放著還是輕抵上腭,都不要再起心動念了。但在平常起心動念的時候,盡可能按照這些要求圓滿做到這些標准。

  以上就是毗盧七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