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七課(二)如理祈禱才能得到普遍之加持

  聖者言教 第十七課(二)如理祈禱才能得到普遍之加持

  我們祈禱時如果清晰了知所祈禱的導師,其本體乃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的總集,那麼在祈禱這位導師的時候,就是在祈禱所有的一切導師,能得到一切導師的加持。

  可能有些信衆並不了解上述道理,只是懵懂中知道所有導師都是佛陀呈現的不同形象,在祈禱時也是祈禱一位導師,這樣可以嗎?當然不行。由于理解變成偏袒的緣故,信心不圓滿,故得不到圓滿的加持。只有在理解上做到通徹,信心才能普遍,進而得到圓滿之加持。所以上面講解的這些道理非常重要。

  在我們修行祈禱過程中雖然只觀想一尊導師的形象,但只要知道這位導師的本體乃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的總集(包括我們依止過的導師和沒有依止過的導師,凡一切導師都聚集在我們所祈禱的這位導師的本體之中),就能得到一切諸佛菩薩的加持。此時就不需要再産生疑惑——由于沒有專門祈禱某位導師的緣故,這位導師是否會加持自己。

  我們先舉個例子。在祈禱觀世音菩薩的時候,由于沒有專門祈禱阿彌陀佛的緣故,阿彌陀佛會不會加持我們,完全取決于我們在祈禱觀世音菩薩的時候,是否通達上面講解的道理。如果我們知道觀世音菩薩的本體和阿彌陀佛本來就是一如的,祈禱觀世音菩薩就是在祈禱阿彌陀佛,如是祈禱,就能得到如同專門祈禱阿彌陀佛般的圓滿加持。同樣一個道理,我們平常在修上師瑜伽導修期間,我們把所依的對境上師的面相觀想成我等大恩根本上師,但他的本體是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以及所有一切大德,如是祈禱,就不需要再專門祈禱某一位導師,也不需要有不祈禱某位導師太對不起這位導師,不祈禱某位導師就得不到這位導師加持的疑問。這些都是對法不理解而導致的。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以後的修行中就不會再被這樣的疑問所束縛。

  我們以前講過,成辦解脫的唯一條件乃信心,但信心的前提必須是了解。從總的角度來說,所謂的了解就是聞思。若不通達這些道理,盲目中祈禱,恐怕得到的加持也是偏袒不圓滿性的。若知道一位導師乃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的總集,祈禱就能得到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的加持。比如兩個人同時祈禱阿彌陀佛,一位只知道阿彌陀佛很親切,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唯一引導者,但另一位在祈禱阿彌陀佛的同時,知道阿彌陀佛乃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的總集,兩者外相上雖然同時在祈禱阿彌陀佛,但是最終得到的加持是有很大差異的——前者只能得到偏袒的加持,後者才能得到圓滿之加持,而兩者的區別就在于理解之上。所以我們平常在修上師瑜伽祈禱上師的時候,也應該如是觀想,這樣才能得到普遍之加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