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七課(五)僅憑禅定判斷見解尚不全面

  聖者言教 第十七課(五)僅憑禅定判斷見解尚不全面

  無論你口中說自己的見解有多高,平常的修行有多猛,但是我們天天都在講解,見解是否增長不僅僅看能否把心安住在明空不二之中,而是要觀待多方面的條件是否成熟。

  明空不二的適用範圍太廣了。從外道教叁百六十個門派,乃至無上竅訣大圓滿之間,都講明空不二。你知道你所謂的明空不二是哪一種明空不二嗎?有時候粗糙的念頭恐怕不存在,但要記住的是,只要談到禅定,都是在非常細節中講解明空不二,自然含攝外道教叁百六十個教派的見解。所以,見解有沒有增長,不能單純觀待禅定中所謂的明空不二,而要觀待功德有沒有增上,煩惱有沒有減少,性格有沒有改善。見解是總括性的,多方面條件必須同時具備。如果不全面觀察,僅僅口中說自己的見解已達到什麼境界,甚至已經證悟了幾地菩薩,沒有絲毫之利益。

  當見解已達到很高的地步時,逆緣和順緣一系列功德會同時圓滿。以後我們在辨證他人見解高低時,看看他的性格、貪嗔癡煩惱,就知道他有沒有見解。見解是針對貪嗔癡煩惱的,而不是在貪嗔癡煩惱以外還有一個見解。除非你有兩個心,一個是被貪嗔癡煩惱束縛的心,一個是你所謂的證悟見解的心,因爲兩者如井水不犯河水般沒有絲毫關聯。這樣才有可能說得通,你雖然證悟了,但貪嗔癡煩惱還是如往昔般熾盛。但我們都知道,一切都是從一個心樹立的,如同手心和手背,看到手心的時候決定看不到手背,看到手背的時候決定不是手心。當內心被貪嗔癡煩惱束縛的時候,你說你的見解有多高,完全是自欺欺人。若你的貪嗔癡煩惱逐漸較少,性格改善,你不說你的禅定已達到多少地,你也已經得地了。所以以後要銘記這一點,修行真的需要實實在在,不要太虛妄。

  如今有時候我也見到很多修行者,自稱導師已經認定他證悟多少地了。當然,得到導師的認可是很好的,但最重要的是要得到煩惱的認可。因爲煩惱認可你,說明你的見解增上,煩惱已經向你低頭了,這時候你完全可以說你已經登地。否則,說多少真沒有多大的意義。如今很多漢地弟子,無論是從高原地方下山的,還是在高原地方修行的,自認爲登地的逐漸開始多了。如果真想認定自己見解的高低,就看他人說一句不好聽的話時,你的臉紅不紅。若還是臉紅,那就說明你還是與庸俗同道,是一個普通的凡夫人。這樣自欺欺人真的沒有多大意義。如是傳講,就是告誡我們要實實在在修學。因爲只有得到閻王爺的認可,得到內心的認可,才是真正的見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