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七課(八)何謂皈依上師
六種上師中的第二種上師是皈依上師。也就是慈悲授予皈依,令我們在誤道和偏道上皈依正道者,就是皈依上師。
在皈依叁寶以前,我們可能沒有依止的對境,也可能有自己依止的對境,但並不是叁寶,比如依止世間的鬼神,或者世間有權威、有福報的人等。皈依這些對境者都叫做偏道。把誤道和偏道的行爲改爲正道之中,就是皈依。對于初次進入佛門者而言,皈依叁寶有什麼意義?皈依叁寶有什麼功德?皈依之後要守持什麼戒律?估計都不知道。這時就需要一位導師爲你傳講叁寶的功德和皈依的功德,以及皈依叁寶與皈依世間鬼神等的差異,進而引導你步入正道之中。這位導師就叫皈依上師。
我相信我們在座的每一位修行者都已經受過皈依。爲我們授皈依的這位導師就是我們的皈依上師,也稱之爲共同上師。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我初次在某位導師面前受過皈依,後期又遇到一位非常有緣的導師,我是否需要在這位導師面前再受一次皈依?若不親自在這位導師面前做皈依,能成爲這位導師的弟子嗎?”這些都是對皈依理解不圓滿導致的疑惑。當然,若條件允許,受皈依當然多多益善,但是再次受皈依,並不是說前面的皈依不圓滿。我們在某位法師前受皈依的時候,這位導師只是爲我們授皈依、令我們進入皈依正道的一個緣,我們真正皈依的對境是佛法僧叁寶。我相信我們在受皈依的時候,口中說出的並不是皈依哪一位導師,而是皈依叁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就是說,我們無論在哪一位法師前受皈依,我們所皈依的對境都是叁寶,所以具叁寶功德的一切尊者都是我們皈依的對境。無論這位導師我們以前是否認識,只要他具備叁寶的功德,我們就是這位導師的弟子,而不需要在這位導師前再受一次皈依,才成爲他的皈依弟子。
我們很多弟子往昔在漢傳佛教的法師前受過皈依,如果我當時具叁寶功德的話,即便你們不認識我,你們在這位導師前受皈依儀式的同時,我已經形成你們的皈依對境,所以你們也是我的弟子。這裏沒有皈依某些法師而不皈依另一些法師的區別,除非他不具叁寶的功德。
由于對皈依的含義理解不透徹的緣故,現今有很多與教法相違的說法和行爲。比如很多人認爲自己在一位法師前受皈依,皈依的就是這位導師,只要對這位導師有信心即可,對其他導師沒有信心甚至誹謗都不會犯皈依戒。實際上,這種行爲已經觸犯了皈依戒。我們以上講過,雖然你在一位法師前受過皈依,但這個法師只是授皈依儀式的一個緣而已,你真正皈依的對境是叁寶。難道叁寶還有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的區別嗎?當然沒有。所以只要誹謗叁寶,就已經觸犯叁寶之戒律。我們在座的每一位修行者都必須了解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