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七課(十七)不能以詞句掩蓋覓心法見解

  聖者言教 第十七課(十七)不能以詞句掩蓋覓心法見解

  我們在樹立明空雙運的時候,我等曆代傳承祖師華智仁波切曾經說過:“直視瞬間融空性,故勿多觀之時也。”這裏不是指依靠覓心法修行而得出來的結論,創造一個明空不二,“直視融空性”見解本身就是明空不二。前面覓心法是赤裸見解的過程,但見解本身不是靠思維改造創造的,而是本具有的。我們平常在修覓心法期間,首先觀所觀之心的來住去,然後再反過來看能觀之心。這時候僅僅依靠一切都是虛幻、一切都是空性、空性當中而明了等詞句掩蓋、創造見解,是遠遠不夠的,這不是見解本具有的特征。心的自性是任運自成的,也就是本自具有的,用不著誰去創造。猶如烏雲消盡的時候,藍色的天空自然呈現,不需要誰去創造一個藍色的天空。

  心的本性是我們通常所印證的自性。修的過程中雖然有一個消除一切障礙樹立見解的過程,實際上心的本性本來具足,任運自成。依靠我們的思維添加一個明空不二,改造一個明空不二,創造一個明空不二,永遠不是心的本性。問問我們在座的所有弟子,在反觀能觀之心的時候,說心沒有形狀、顔色、大小,但也非如虛空般,因爲虛空不能起念。這時候如同很多教言所講解般遠離言語,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明空不二之見解,就是直視瞬間融空性。它本來就是這樣的,無需我們以改造添加一個明空不二,並稱之爲緣起性空之見解。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在覓心法上修學六年的時間,就是爲了赤裸心的本性,如果僅憑觀想安立一個“緣起性空”的名詞,我相信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

  我們可以對任何一個我們遇到的人提問:“你見過你的心嗎?”我相信他們都會說沒見過,這個答案充分說明心沒有形狀、顔色、大小。那麼緊接著再問:“你的心沒有形狀、顔色、大小,是否說明你的心如同虛空般什麼都不存在呢?”他當然會說不是這樣,若心如虛空,起心動念又從何而生呢?所以他也可以得出結論,心雖然沒有形狀、顔色、大小,但心是可以發揮作用的。這是我們靠意識分析出來的結果,這就是覓心法最終得到的緣起性空之見解嗎?當然不是。

  這段時間我們在座的有些弟子,無論是在家居士還是出家人,在彙報見解的時候,都解答得非常非常好。前面的觀想過程非常重要,因爲首先知道所觀之心是不成立的,一切都是虛幻的,我們就不會執著于這些相,這對斷絕實執性概念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長時間如是契合心相續,晚上做夢的時候就能知道一切皆爲虛幻。很多人說座上好像有見解,但是進入夢境就完全如同凡夫般,什麼都不知道。這充分說明我們在座上用功的時候不夠細致,前面的觀想只是走了一個過程,更談不上明空不二、緣起性空之見解!反觀自心,我們在面對生活期間難免會産生貪嗔癡煩惱,在煩惱生起的時候,能否第一瞬間知道一切都是虛幻,一切都是空性?若知道,那說明覓心法已經運用到你的心相續之中;若不知道,煩惱還是如往昔般該怎麼生還怎麼生,那觀覓心法得到的“空性”,只是一個名稱而已,我們以前稱之爲“心”,後期稱之爲“空性”,實際上就是起心動念。

  覓心法非常重要。雖然我們把共同觀察心之來住去分爲覓境和覓心兩種,但是一切外境來自于自己的心,若能了悟心的空性,自然同時已經破了覓境。希望我們在座的弟子們都能銘記心中,修行覓心法絕不能走一個過程,以名詞掩蓋見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