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七課(十九)何謂上師

  聖者言教 第十七課(十九)何謂上師

  【所謂上師,即指無有較之更上、更高之義。】

  當我們稱引導我們解脫的依止師父爲上師時,就意味著他是最高、最圓滿的佛。爲什麼是最圓滿的呢?從內證功德的角度,我們已經印證過四身五智,上師內證功德圓滿,即爲佛之境界。此外,我們在講上師瑜伽導修期間,也從不同角度印證導師爲佛。如上師的一切所作所爲都是佛陀的事業;對自身而言,上師比佛陀恩德更大;上師是總集一切皈依處的總體;虔誠祈禱上師,無需依賴他道之緣便可在自相續中生起證悟智慧。這些都需要了解一些,對增上我們的信心很重要。

  【仁波切:猶如世間稀有之摩尼寶,能除貧窮之二法;上師善知識與正法亦是罕逢,具有能賜予一生成佛之甚深教授殊勝功德,即是上師所具功德中兩種主要功德,其與摩尼寶相同。】

  世間人祈禱摩尼寶能得到世間一切財富,消盡一切貧窮。我們祈禱上師加持,能從漂泊輪回的痛苦中獲得解脫。漂泊輪回的根本是貪嗔癡煩惱,祈禱上師可以消盡貪嗔癡而成辦解脫,獲得涅槃一切功德,因此上師如同摩尼寶能消盡一切貧窮般,消盡一切輪回痛苦,我們通常將導師稱呼爲仁波切(摩尼寶)的原因就在此上。

  【我等因愚昧無知,所顯之苦樂,祈請上師無誤如是遍知而垂念我。】

  由于我們無始以來習氣煩惱沈重的緣故,愚昧無知而遭受無數痛苦,因此祈禱上師時時救護我們從輪回苦海之中獲得解脫。那若巴尊者依止帝洛巴的整個過程中,無論經曆多少苦行都沒有退失信心,最終依靠祈禱信心而如實證悟上師的密意。如今我們在修行過程中,也應該如是祈禱爲妙。比如早上起床後首先開始皈依發心,然後在整個修行過程中,都應這麼祈禱,這樣能得到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的總集——上師的加持。如果做不到,即便上師本具有一切功德,但由于我們缺乏信心的原因,已經阻礙了加持,修行恐怕只是走個過程,流于形式。

  爲什麼祈禱上師能賜予加持呢?因爲上師就是佛。前兩年在講《前行備忘錄》的時候,從五個角度講解上師即爲佛,我相信在座的每一個弟子都已經閱讀過了。如今配合以上所印證的四身五智,知道導師本具有這些功德,所以祈禱上師能賜予加持。

  另一方面,了知導師本具四身五智之功德,我們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爲什麼必須依止具德上師才能得到加持。細致觀待,如果世間人祈禱的對境並非摩尼寶,可以想象,即便怎麼祈禱也不會得到一切福報。同樣的道理,如果導師不是具德導師,功德不圓滿,即便怎麼依止也無法獲得加持。所以我們在依止導師修行期間,要知道以上這些道理,否則僅僅口中說導師如何殊勝,是遠遠不夠的。這是從所诠形象上師的角度講解導師即爲佛。

  從能诠勝義上師的角度,當我們圓滿實證四身五智的時候,我們心的本性就是導師。如同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的速得成就上師瑜伽所說:“啊!本來自顯之上師,遠離破立作皈依。”在密相頂禮中,“本基解脫大圓滿,離作敬行而頂禮。”其中,“本來自顯之上師”和“本基解脫大圓滿”就是真正的導師。當心的本性赤裸時,就不需要再在形象上創造一個導師。前兩天我在祖師法會上修上師供時,看到上師的蠟像放在法座上。當時我想,僅僅依靠外相上師的加持,即便你內心的信心有多麼強烈,也不可能把外面形象的上師完全納入自己的心中,因爲上師就是上師,你還是你。所以這時候我們應該學會內相和密相上師。當然,首次觀想外相上師化光融入自己,樹立一個緣起是可以的,但最終還要了解內相和密相上師。至于如何達到內相和密相的修行方便,我們天天都在講解。比如從調伏煩惱的角度當中,內相上師講解粗直視調伏妄念和細直視調伏妄念,密相上師主要講解安住調伏妄念,也就是智慧轉爲道用。在修學成熟口訣法智慧轉爲道用的時候,不要一貫用思維去分析,因爲思維分析出來的見解即便多麼殊勝,仍舊在思維的範疇之中,要超出這個範圍,應該以自然安住作爲標准。但這也絕不是讓弟子們高攀,只有具備這樣的見解者,才能依智慧轉爲道用修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