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與敵人共創安忍的功德(索達吉堪布)

  與敵人共創安忍的功德

  索達吉堪布宣講

  摘自《入行論釋·善說海》講記(90)

  敵我共成忍,故此安忍果,

  首當奉獻彼,因敵是忍緣。

  敵人和我共同修成了安忍,我們二者都是安忍的因。所以,一切修習安忍的功德果報,首先應當奉獻給敵人,因爲他是修安忍最殊勝的一個助緣。

  這種說法,從理論上也可以進行分析。比如我今天遇到了一個敵人,他平白無故地加害我,在此過程中,我以正知正念來攝持修安忍。那麼安忍的功德,並不是僅僅靠我一個人就能成就的,就像只有種子而沒有水土不會産生苗芽一樣,怨敵是修忍不可缺少的因緣,沒有他的加害,就不存在安忍的所緣緣,依他而生的安忍功德也無從談起。故從客觀公正的角度來分析,功德應該有敵人的一份,也有我的一份,世間人說“共創美好的未來”,我們是“共創安忍的功德”。

  作爲發了大心的人,自私自利並不是特別重要,應先將所有的功德勝果,全部回向給敵人。原因是什麼呢?他是我修安忍最好的助緣。米拉日巴曾說:“城市裏的施主和山溝裏的瑜伽士,二者有共同成佛的因緣,這個因緣在于回向。”我們也可以這樣想:“作害的敵人和修安忍的瑜伽士,二者有共同成佛的因緣,這個因緣也在于回向。”

  回向的力量不可思議。《賢愚經》、《心性休息大車疏》中都說,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是慈力王時,五位羅刹來飲他的鮮血、吃他的鮮肉,當時慈力王念了四句偈作回向,同時發願道:“我現在以血肉滿足你們,待我成佛時,願我能以清淨戒律、等持、智慧,遣除爾等貪嗔癡叁毒,使你們皆獲安樂涅槃。”雖然這些羅刹故意害慈力王,但對他修安忍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以尊者的發心力、回向力和加持力,這五位羅刹在釋迦牟尼佛成佛時,成爲了佛陀的首批眷屬——五比丘。

  以前有個舍康巴大師,他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開始時有名聲、有地位、有財富,後來有個叫土登的強盜首領,把他所有的財産一劫而空。從此他在一生中,把土登當作自己的根本上師。別人問:“你的根本上師是誰?”他總是回答:“強盜首領土登。”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若沒有土登的搶劫,他可能繼續忙于世間八法,爲名聲地位財産而奔波,但土登幫他把這種因緣斷了,又助他修成安忍,這是非常殊勝的一個法緣。因此他獲得的善根功德,首先應該回向給土登。有些講義中說:“農民豐收時,會把莊稼中最好的一份先供養田主;同樣,從安忍對境中得到的功德,亦應先供養修忍的對境——損害自己的敵人。”

  我們一生中都遇到過比較嚴重的違緣,有些苦難至今還記憶猶新。但按照大乘的精神來講,怨敵是修行最好的助緣,正因爲他的加害,我們才對生活産生厭離心,才有了學佛或出家的機會。倘若沒有他的加害,自己仍會沈溺輪回,無法自拔,所以爲了報答他們的恩德,首先應將功德回向給他。

  佛經中也有這樣的故事,如《百業經》中的“駝背之人”,就是最初兩兄弟互相開玩笑,後來因爲某種因緣,一個人的脊椎折斷了,因病苦而産生了極大的厭離心,後來通過精進修學,獲得了阿羅漢果位。還有一個“愚癡者”的公案,也是依靠怨敵而對世間生起厭離心,後來證悟了獨覺果位。

  可見,佛陀在世時,很多人的證悟也是跟苦難有關系。世人常說:“苦難越強烈,出離心越深刻。”有些人在生活中受到難以忍受的痛苦,一度曾想自殺跳河,後來不管別人怎麼說輪回很美好、很溫馨、很快樂,他也覺得這像火坑一樣全是痛苦,沒有點滴的快樂可言,從內心深處産生強烈的厭離心,依靠這樣的心,自己也有機會獲得成就。所以修安忍必須依靠怨敵造違緣,沒有這一點的話,猶如單腳走路一樣,根本無法到達目的地。

  你們以後不要說“我旁邊有個壞人,現在修行不成功”,而應該說“我旁邊有個壞人,現在修行越來越成功、越來越方便、越來越順利,根本不需要找別的地方”。其實菩薩真的很難找到敵人,在他的眼裏,這個世界非常美好,衆生非常善良慈悲,哪裏找得到如意寶般珍貴的怨敵呢?所以當遇到脾氣不好的人時,心裏應該這樣想:“這就是我的福報現前,今天遇到這麼壞的人,真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衆笑)我這不是開玩笑,大家還是應該從道理上明白。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