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勿欲爲千古高人

  勿欲爲千古高人

  法藏宿世,固有靈根。即現生之悟與見地,亦非卑淺。但以我慢根深,欲爲千古第一高人,特意妄立種種宗旨名相,著《五宗原》,以企後學推尊于己,竟成魔外知見。使當日直心直行,允執厥中[1],將見密雲會下,無人能敵。道風之振,何難超越諸方?惜乎不以實悟實證爲事,而預先設法,以爲超越一切之計。遂致密雲七辟叁辟,以正其非。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果是英烈漢子,自當慚愧忏悔,知非改過,以期實悟實證,則臨濟法脈,如來慧命,豈不直接其傳?何得慢幢高豎,護短飾非?引起其徒弘忍等,更加狂妄,逞己臆見,著《五宗救》。挽正作邪,以邪爲正,謗法謗僧,自誤誤人,較之法藏,更深十倍。盲引盲衆,相牽入火。噫,可哀也已。(《揀魔辨異錄》重刻序)

  [1] 允執厥jué中:允,誠。執,執守。厥,虛詞,厥中就是其中。中,指中道。允執厥中,真誠的執守中正之道不偏離方向。

  今之人每以世智辨聰[1]之資,研究佛學。稍知義路,便謂親得。從茲自高位置,藐視古今。且莫說現今之人,不入己目。即千數百年之高僧,多有古佛再來,或法身菩薩示現者,彼皆以爲庸常,不足爲法。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聽其言,高出九天之上。察其心,卑入九地之下。如是習染,切宜痛除。否則如貯醍醐于毒器中,便能殺人。(複吳希真居士書叁)

  [1] 世智辨聰:世間凡夫的智力和辨別是非的小聰明。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