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燈之光十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面對死亡

  對每個人而言,生死都非常重要,因爲這是注定的宿命。生老病死與現實生活當中的痛苦,是任何人都無法拒絕、無法逃避的,只能鼓起勇氣去面對。

  面對死亡的時候,世間所有的錢財、名利、知識、地位、經驗等等都用不上。無論是高官厚爵,還是巨賈富翁,如果沒有經過死亡培訓,到時都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很多人在自己被查出是癌症晚期,醫生下了“死亡審判書”以後,都極度悲觀,異常絕望,很快就面呈青灰、憔悴不堪了,這些人往往不是病死的,而是自己把自己嚇死的。

  究竟怎樣去面對死亡,大多數人會感到茫然無措。若能把死亡的整個過程,轉換爲非常幸福、非常有意義的解脫之旅,那就不用惴惴不安、如臨大敵了。

  此處,我們將給讀者講一下《西藏度亡經》裏面關于“如何面對死亡”的相關內容。但因爲《西藏度亡經》屬于大圓滿典籍,要徹底了解,必須有大圓滿的灌頂,還要修完五加行。給沒有灌過頂的人介紹這些密法,便違背了密法的次第,一方面會有罪過,而且即使介紹了,也沒有用,所以此處暫時不介紹其中的密宗特殊修法。

  《西藏度亡經》中講的面對死亡的方法分兩種,一種是自己怎樣面對死亡;另一種,是如何幫助他人面對死亡,比如助念、超度等等,就像西方的臨終關懷,這對晚期的艾滋病人和患有癌症等其他絕症的病人,是很有幫助的。這些竅訣,都是從世俗所有學科當中無法學到的,只有藏醫裏面介紹了一點點內容。

  一、正確面對死亡

  准確地認識死亡,可以讓我們在提及死亡時,不再恐怖、驚惶、躲避。因爲我們已經了知,死亡只不過是生命的一種周期性過程,並不意味著一切都結束了。面對死亡,不用消極悲觀。若能抓住機會,甚至可以在死亡中提升我們的生命級別。

  在一個人從死亡到投生的階段中,至少有好幾次解脫、成佛或往生極樂世界的機會,若能掌握死亡竅訣,就能獲得解脫。哪怕沒有成佛或往生,利用死亡竅訣,也能自由投生到人間,獲得暇滿人身,然後進一步去修行,從而獲得解脫。掌握了竅訣,就不會僅僅依靠過去的業力,身不由己地投生。但如果不懂得死亡竅訣,就會一次又一次地錯過所有機會,完全隨著業力的牽引,自己根本無法控製局面,所以,學習死亡竅訣非常重要。

  (一)死亡前兆

  首先,如何知道自己要死了呢?在無上密宗大圓滿的很多典籍裏面,都講過一些死亡前兆,其中《上師心滴》裏面講得很清楚。

  死亡前兆也分爲很多種,心理上的、生理上的、夢境中的,遠的、近的、最近的等等。遠的預兆發生後,人會在兩叁年後死亡;有些預兆出現後,人可能在一年、半年或者幾個月後去世;而有些預兆出現後,可能在幾天之內就會死亡。不過,對于這些預兆,我們平時不會在意,因爲我們都不知道這是死亡的征兆。

  最近的死亡預兆,是在預兆出現一兩個小時或十幾個小時後就會去世。例如,眼睛雖然能看見東西,卻沒有平時看得清楚,變得模糊不清;耳根雖然能聽見聲音,卻感覺音量很小,仿佛是從遠方發出的聲音一樣等等。出現這些情況時要知道,自己離死亡已經非常近了。

  但在發現遠兆的時候,還不能用破瓦法等方法直接往生,否則會有殺生的罪過。此時要做的,是修一些密法裏面的長壽佛儀軌等等來暫時回遮死亡。如果反複回遮都不行,就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了。

  《西藏度亡經》裏講,修行比較好的人,會知道自己的死期。如果沒有修行,當然不會知道。但作爲學佛的人,我們應該告訴大夫:如果我的病已經無法治愈,請您直接告訴我。我不會害怕,因爲我是修行人,我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備。如果這樣說了,醫生仍然沒有告知實情,就可以觀察周圍人的態度。

  (二)大乘顯宗面對死亡的要點

  1、要放下對現世財産的貪戀。

  把自己的所有財産全部分配布施,或者捐給慈善學校,或者捐給福利機構,或者用于供佛、供僧、放生等等,盡量用來做善事。如果想留一部分給兒女也可以,雖然這不是最好的布施,但也是一種布施。不要貪戀不舍、緊抓不放。對任何事情、任何人,都不能有絲毫留戀,否則就會成爲往生的阻礙。

  2、不怕死亡,發起善願。

  要告訴自己,雖然與父母、妻子、丈夫、子女等親人永久分離,是非常大的打擊,但生離死別、悲歡離合原本就是生命的自然規律,全世界70億人都要面對死亡,而不是我一個人要面對,這樣就不會帶來更多的痛苦。

  雖然平時要勵力忏悔自己過去的罪業,但在死亡前夕,卻不能把自己的罪業看得太重,總以爲自己惡業累累、罄竹難書,以至于擔驚受怕、悔恨交加。如果過度緊張,就不能好好觀修,這樣就會出問題。這時候應該這樣想:雖然我曾犯下了殺盜淫妄的罪過,但我也做了很多善事,罪過應該清淨得差不多了,不是那麼嚴重了。要盡量把自己的罪業看得淡一點,這樣心可以靜下來,以便從容不迫地面對死亡。

  同時,還要按照《修心七要》所講的方法發願:但願我生生世世能遇到大乘佛法,能發起菩提心,能遇到給我講解大乘佛法的善知識。

  臨終時的任何念頭,都對死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臨終時的願力非常有用,所以應當盡量發善願。對任何人、任何事,對整個社會,都不要有仇恨。不要抱怨,把所有貪嗔癡的包袱全部放下,輕松上路,開始新的生命旅途。如果這時候沒有發願,那下一世能否遇到大乘佛法就很難說了。

  3、打破我執和愛我執

  同時思維,我從無始以來至今,經曆了無數生死,但每一次的生死,都以失敗而告終。投生到這個世界上,活了幾十歲,在漫長的一生中,辛辛苦苦地奮鬥、拼搏,現在死到臨頭才發現,今生所做的一切,都對解脫往生無濟于事。爲什麼我會一次又一次地失敗?其根源,就是我執。因爲有我執和愛我執,所以只知道愛自己,不懂得愛他人,愛其他生命。一切都爲自己著想,從不顧及其他生命的喜怒安危,所以才會一再失敗。這一次,我終于懂得了死亡的竅訣。依靠這些竅訣,我一定要打破我執和愛我執。

  4、引發力。

  生活當中,有很多運用引發力的例證。比如,如果第二天早上必須五點鍾起床。則在即將睡覺的時候,就反複下決心,我明天早上五點一定要醒過來,這樣就肯定能准時起床。

  阿羅漢入定之前也是這樣,如果准備入定七天,就在入定前發願:第七天的時候我一定要出定。這樣在第七天到了的時候,自然而然就能出定,這叫做引發力。

  在面對死亡時,也可以使用引發力。當知道自己馬上就要離開人世,進入死亡狀態時,就要提醒自己:過一會兒,我會進入深度昏迷當中,然後,我會從中醒過來。當我醒來看到周邊的一切時,我一定要知道自己已經死了,這時我一定不要害怕,要設法找一個比較好的地方去投生。同時要痛下決心:我下一世投生的時候,一定不能忘記菩提心、慈悲心,一定要把慈悲心、菩提心帶到下一世。

  我們的內心就有這樣的功能,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發揮這個功能。這就是死亡時要使用的引發力。

  5、在死亡的過程中,還要觀想佛菩薩。

  (叁)密宗面對死亡的要點

  密宗面對死亡最好的辦法有兩種:一種是破瓦法;另一種,是密法的特殊訣竅。

  如果自己的上師在不遠的地方,就最好是請上師過來,給自己講一講死亡的經曆及注意事項。在藏區,這是衆所周知的常識。只要聽到有人即將往生,上師立即會出發前往,最好趕在死亡之前,將一切竅訣和盤托出,以備亡人臨場發揮、活學活用。如果在死了以後趕到,效果就不是很好。如果沒有上師,則比較親密的學過修法的金剛道友也可以;實在沒有熟悉的金剛道友,就找一個密乘戒比較清淨的密宗修行人給自己提醒也非常有用。

  具體內容包括:

  1、受戒和灌頂

  如果病者之前還沒有受過戒,就給他授戒。沒有受過皈依戒的,就授予皈依戒;沒有受過居士戒的,就授予居士戒。如果之前的戒體出現過問題,此時也可以再補授一下。在藏區,如果有人即將死亡,如果來得及,一定會設法賜予病者灌頂。臨終時若能得到灌頂,肯定不會犯密乘戒,走的時候戒體會非常清淨,有利于死後的去向。所以在臨終的時候,受戒和灌頂非常重要。

  2、忏悔

  此時,可以讓上師或道友帶領亡者忏悔罪過,即使說不出話,或無法站起來磕頭謝罪,哪怕心裏有忏悔之意,也一樣有作用。

  3、放下

  還要提醒亡者:你不要留戀、抱怨或嗔恨這個世界,一切都結束了,所有的東西都帶不走,所有的親朋關系都將結束。你要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到如何面對死亡、面對投生、面對來世的大問題上。放下恩怨,輕松上路吧!

  有一個專門的中陰儀軌,其內容就是這些。如果有這個儀軌,則只需給病人念誦這個儀軌就可以了。

  4、姿勢

  死亡時的姿勢相當重要。臨死的時候,應保持釋迦牟尼佛圓寂時候的臥姿。頭朝北方,腳朝南方,身體右側在下,左側朝上,右手放在頭下,可以用無名指摁住右邊的鼻孔,用左鼻孔呼吸。佛經裏講,只要保持右側臥,大多數呼吸自然是從左鼻孔出入。當然,堵住右鼻孔也很重要。無論是否信佛,即使沒有任何其他超度儀軌,僅僅依靠死亡時候的姿勢,都能保證在一兩世當中絕對不墮惡趣。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很少供奉臥佛像。但小乘佛教卻認爲,佛的涅槃,是達到最高境界的標志。所以在泰國等南傳佛教的佛堂裏,經常能看到表現佛陀圓寂時候的臥佛像。其實這種理解並沒有錯,佛不會有什麼真正的死亡。

  如果沒有人提醒自己,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往生,就要先從內心忏悔,並放下對世界的貪戀與怨恨。趁著能說話的時候,要給家屬交代好,在自己走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弄成右側臥姿。對每個人來說,死亡都比誕生更爲重要。作爲家…

《慧燈之光十 如何面對死亡》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