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八課(十叁)修法應該細致如法
【道之精華即是世俗、勝義兩種菩提心。相續中難以輕易生起菩提心,過去未曾發起菩提心,亦因未能積資淨障,是故從今往後,當以皈依發心等諸前行法,清淨違緣障礙,積累順緣資糧,輾轉增上二菩提心。】
行道的精華即是世俗和勝義兩種菩提心。但是由于我們無始以來業及煩惱沈重、福報淺薄的緣故,相續中難以輕易生起菩提心,因此從現在開始,應該精進修行,以皈依發心等諸前行法來清淨違緣障礙,積累順緣資糧。我相信在座的很多弟子們現前都在這樣修行。
比如有些弟子已經開始修加行。我想很多人一生當中修不了很多次加行,估計最多也就是這一次,所以應該盡量修得圓滿一些。若按照甯提派傳承和亞青寺曆代傳承祖師的法規,平常要多看華智仁波切著述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修行中要具備裏面所傳講的一切要義。若是修龍薩傳承,必須多多閱讀龍薩娘波尊者親自著述的《初學悅耳寶藏庫•前行引導文》。雖然傳講這部教言的資料不多,但是阿松活佛前兩年講過一遍《初學悅耳寶藏庫•前行引導文》,若能配合現前所傳講的《聖者言教》進行觀修,則更爲善妙。
龍薩派前行念誦儀軌是龍薩娘波尊者親自著述的,修學龍薩前行的弟子按照這個儀軌去行持非常好。對于修行甯提派的弟子,可以念誦智悲光尊者著述的前行念誦儀軌。當然,也有很多弟子按照五明佛學院的要求,以麥彭仁波切著述的《開顯解脫道》作爲前行引導文的課誦文,也完全可以。現在亞青寺平時念誦的是智悲光尊者著述的前行念誦儀軌,文字相對有點多,僅僅念誦一遍恐怕就需要半個多小時。但無論是按照哪一種修法,我們都必須努力做得圓滿一些,不能想怎麼修就怎麼修。
很多人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高原,不就是爲了求法成辦即生解脫嗎?所以絕不能像在漢地的時候,想怎麼修就怎麼修——皈依的時候,口裏想念什麼就念什麼;磕頭的時候,想怎麼觀想就怎麼觀想,認爲只要磕完十萬個頭,就算圓滿第一個加行,可以按部就班地進行下一個修法,念誦下一段頌詞。這樣粗糙的修法與曆代傳承祖師的教言恐怕還是有點相違。因此,我們在平時的修法中,應該盡量做到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