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十八課(十七)判斷見解是否增上的標准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在消盡無明二取的過程中見解是否有所增長,要以什麼作爲標准?以信心和慈悲心是否增長作爲標准。若信心和慈悲心沒有增長,僅僅以眼前可以看得見一些光或身體有各種各樣的感覺來判斷見解高低是遠遠不夠的。
比如有些人說今年修頓超的時候看到前面有光,這難道不是見解增長嗎?但你要看到光,難道還需要跑到高原來看嗎?漢地的澡堂裏蒸汽充足,光線又強,當蒸汽和光融合到一起的時候,就會呈現圓空光,這誰都能看得見。如果想看到五彩光的話,上睫毛長一點的弟子對著太陽看,睫毛全都會變成五彩光,但這叫頓超嗎?一點都不叫頓超。如果這就能叫頓超的話,我們現在就可以到外面去多找一些豬毛或者牛毛放在上睫毛上,然後對著太陽看。這樣一來,修行的要點就是要保護好自己的上睫毛。但這樣能成辦解脫嗎?所以我們不能以是否看得見光或者身上是否有不同的感覺作爲見解增上的標准。
有些可能會産生這樣一個疑問,書本上講過很多類似的覺受,爲什麼你要一直否定呢?要記住,不是我在否定書上的內容,而是如果我把它講得細致一點,恐怕很多人天天都會去追求這樣的境界。比如我今天如同《勝乘寶藏論》第二卷當中一樣詳細地告訴你,某一個地方出現一個圓空光就是身上某一個脈輪打開的一種境界,叁種圓空光或者五種圓空光堆在一起,以及金剛鏈呈現的時候什麼樣的形象,是哪一種脈打開的一種表現等等,恐怕你天天都會著重于這樣的相。當你在修法的時候就會想,今天上師說叁個圓空光堆在一起而呈現的時候,是脈輪打開的一種表現,但我只有一種,不知道明天是否有第二種。過兩天又想,上師說某一個脈輪打開,必須要叁個圓空光同時呈現,爲什麼我只有兩個呢?這樣一來,心裏就會産生很多煩惱。
當然,當你的境界已達到一定程度,我可以爲你印證。但是直斷基礎不紮實的人,印證太多的話,反而會讓他産生更多的執著。就好像貓等老鼠一樣,只要哪裏有動靜,貓的耳朵就開始專注于哪邊。尤其高原地方天氣變化多端,現在下雨,等下又是一個晴天。有時候一朵烏雲擋住太陽光,什麼五彩光都看不見,但是太陽一出來,五彩光又出來了。但即便當時你又看見了這五彩光,這又有什麼意義?
要記住,我們把呈現之相分爲兩種:覺性妙力之相和業風飄動之相。覺性妙力之相也稱之爲明點,但業風飄動之相只能稱之爲煩惱。因爲業風飄動之相不需要本淨直斷的見解就會呈現,但它對解脫沒有絲毫之利益。而覺性妙力之相爲明點,它需要直斷之見解。若沒有見解的話,境界也不會增上,因爲要靠直斷來成辦解脫。
所以我們平常在修的過程當中判斷見解是否增長,不要以外面能呈現什麼樣的相作爲標准,而是以信心和慈悲心是否增長作爲標准。當你的信心和慈悲心越來越增上,就說明你的見解在逐漸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