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九課(二)什麼教言最殊勝

  聖者言教 第十九課(二)什麼教言最殊勝

  聽聞祖師大德當下證悟的公案後,恐怕我們都在期盼著自己也能學到這樣殊勝的法,能不作長時間修行,在短短的時間內開悟。從心願的角度來說,這種力求心是非常好的,但在實際修法中,我們還要正視現實,決不能把理想與現實混爲一談。

  作爲次第根機者,在多方面條件不成熟的前提下,我們必須依靠次第的方式創造條件,成熟見解。在《大修行者涅莫之問答錄》中,涅莫問薩迦班智達:“諸佛教言中,何爲最殊勝者?”這不也是我們的問題嗎?我們現前不是天天都在期盼著、尋找著這樣的法嗎?甚至見到身邊的道友就會問:“哪位導師講法講得最深奧、最好,能讓我迅速成辦解脫?”薩迦班智達是怎麼回答的呢?“依種種所化之根機,一切皆爲殊勝。若以共同而論,唯密乘最爲殊勝。”從共同的角度而論,密法最爲殊勝;從自己的根機而論,與自己根機相應的法最爲殊勝。

  如今我們由于宿世的因緣和今生多方面的條件,已經選擇修學密法。那密法是否與自己的根機相應呢?要記住,密法乃是果法,所以相應于頓悟根機,但爲了接引對密法具有信心、多方面條件尚未成熟的次第根機修行者,密法宣講了方便教授。若修行者爲上等之利根者,不需要講解次第道,在修學上師瑜伽時,不需要講解外相上師相應法和內相上師相應法,可以直指密相上師瑜伽;在講解頓超四相的時候,不需要講解法性現前相、覺悟增長相和明智如量相,直接講解法性滅盡地相即可;五道十地不需要講解資糧道、加行道、見道和學道,直接講解無學道即可。如今末法時代,衆生煩惱沈重,即便我們都殷切希望自己是利根者,但這種根機可不是人人都能當下具備的。想想往昔曆代高僧大德在依止導師的整個過程中是怎樣依止的,在修行過程中是怎樣苦行的,恐怕我們連他們的一星半點都比不上。那該怎麼辦?當然要依止方便教授。

  總體而言,亞青寺的傳承都是先從前行開始入手,然後逐漸進入正行。我們在修學正行的過程中,又可分爲龍薩派和甯提派兩個傳承。龍薩派先修寂止,再修勝觀;甯提派則從意識轉爲道用開始,逐步進入智慧轉爲道用。如果是修上師瑜伽導修,則先從外相上師相應法入手,逐漸進入內相上師相應法和密相上師瑜伽。這些修法都有一個過程。至于這個過程的哪個環節最適合自己的根機,就要靠自己在修行中體悟了。

  我相信如今在座的弟子都在根據自己的根機修行相應的法——有些在修加行,有些在修正行。在修正行的過程中,有些先從寂止開始入手,有些已經進入勝觀,甚至有些已經修完直斷,開始修頓超。在平常的修行中,我相信弟子們都在盡量護持自己的見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