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二十課(十五)從叁個方面理解暇滿人身

  聖者言教 第二十課(十五)從叁個方面理解暇滿人身

  【“六道之中暇滿極難得,”所謂六道之衆生(藏義爲行走者),如頌雲:“一切衆生由業行,除此無有諸行者。”如是所言,以種種業力而趨往各自六道,故稱爲行走者。六道即叁惡趣與叁善道。具有痛苦之惡劣處即爲惡趣,其叁者即地獄、餓鬼、旁生;較叁惡趣略高之種類即叁善道,即天、人、阿修羅叁者。于六道衆生中,具備十圓滿、八閑暇所依之身,極其難得。】

  雖然此處還沒有開始講解什麼是十圓滿,什麼是八閑暇,但從密法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從叁個方面來理解暇滿人身。

  今生能遇到一位具德善知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在座的所有弟子都已遇到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以及法王如意寶等高僧大德,第一個緣起已具備。

  往昔提婆達多在地獄遭受痛苦的時候,因無法忍受巨大的痛苦而抓住釋迦牟尼佛的雙足,苦苦哀求佛陀加持他離苦得樂。釋迦牟尼佛說:“我爲你指一條解脫之道,當知解脫依賴于你自己。”因此,僅僅見到導師而不聽聞教法,我們仍舊無法消盡自己的煩惱而成辦解脫。現前我們已經在高僧大德面前聽聞了從小乘乃至密法之間的諸多教言,第二個條件也已具備。

  第叁,即便聽到解脫教法,但若不能將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修法當中,前面所具備的一切條件就沒有絲毫之利益。由于宿世因緣和今生對法的理解,我們正逐漸把自己的身心投入修法之中,也就具備了第叁個條件。

  這樣的人身不是人人都能具備的。先不說六道衆生,僅從如今世上我們能見到的人類而言,具備這樣條件的又有多少?是的,漢地有很多信衆,平時也有機會去谒見衆多高僧大德,但一面之緣又能聽聞多少教法呢?雖然來到漢地的導師會爲大家講解一些如何念誦心咒等教言,而且持誦功德也不可思議,但若想即生成辦解脫,僅憑這一點可能還有些不夠。所以,能在一位導師面前圓滿得到教言並且如實修行的信衆,如白天的星星般,是非常稀少的。

  無論從哪一方面觀待,如今我們能得到殊勝的人身,都是非常稀有難得的。正如經文中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天我們能得到這樣的人身,並不是自己太偉大的原因,而是來源于宿世的因緣福報。因此,從今天開始,就要更加珍惜自己的暇滿人身而精進修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