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一課(二)成解脫的叁個條件
從總的角度來說,成辦解脫要具備叁個條件:傳承法脈清淨、導師功德圓滿和弟子信心圓滿。
往昔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給後一代弟子傳講了很多教法,但釋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經示現涅槃了,如今到何處去尋找傳承清淨的教法呢?釋迦牟尼佛在涅槃前曾爲阿難等一切信衆授記:“我于未來時,化爲善知識,利益汝等衆。”現在我們依止的善知識,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他們傳講的教言與釋迦牟尼佛傳講的教義完全一如,傳承法脈極其清淨。
第二,我們今天所依止的導師們,如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和法王如意寶,都是真正的佛。所以,導師功德也是圓滿的。
在具備以上兩個條件的前提下,現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圓滿我們的信心。要時時銘記心中的是,信心是成辦解脫唯一不可缺少之基礎。若沒有信心,無論修學什麼法門,也不能成辦解脫。如善星比丘和提婆達多,雖然在釋迦牟尼佛身邊親近了很多年,通達很多佛教理論,甚至具備一定的神通神變,但由于對釋迦牟尼佛和佛陀所傳講的一切教法生不起信心的緣故,最終墮入叁惡趣之中。由此可知,成辦解脫最重要的條件是信心,所以要時時觀待自己的信心。若具有信心,相信你在修法過程中可以做到依教奉行;若沒有信心,即便導師給你指點,恐怕你在修法過程中也會打很多折扣,因爲平常做不到依教奉行的最大原因是缺乏信心。
從某種角度來說,培養信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末法時代衆生煩惱沈重的原因,對任何一位導師都能生起信心恐怕是很困難的事,所以初次依止導師時,應在具德的基礎上,選擇具緣導師。即便不依止某些導師,不在某些導師面前聽聞佛法,但信心必須要普遍,絕不能對導師生起誹謗。即便在你眼中,某些導師的功德有多麼“不圓滿”,都要淨觀一切。要記住,當自己的內心被邪見、貪嗔癡煩惱束縛的時候,這個業障只能自己背,絕不會由于導師在你面前呈現不同的形象,而由導師承擔一半的業障。要知道,漂泊輪回的最大原因是貪嗔癡煩惱,在修行路途上,我們應該做的是盡可能對治貪嗔癡。作爲行道中的修行者,當然做不到從今天開始不起煩惱,難免會産生很多類似邪見、貪嗔癡煩惱以及不順心的念,此時第一時間應該提起正念,做到淨觀,知道一切都是自己的過錯,不順著煩惱飄動。這就叫修行,也是修行者的特點和功德。
我相信在座的弟子們每一個在座上的時候都在提起正念,但座下的時候爲何提不起正念呢?當然可能對法的理解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若真正懂得這些道理,我相信在出定的時候,也能時時提起正念,在貪嗔癡煩惱生起來的時候,第一時間會知道一切都是自己的過錯。細致觀待,西方極樂世界的男女菩薩會有煩惱嗎?當然沒有煩惱。是因爲外在清淨而沒有煩惱嗎?當然不是,因爲外在能否清淨完全取決于個人的內心。就像希望每一步都走在黃金鋪就的地面上一樣,把整個地球用黃金鋪滿是不可能的,最好的辦法是穿上黃金底兒的鞋子,這樣無論走到哪裏都是金洲。同樣的道理,只要你能改變自己的內心,即便在娑婆世界也是清淨之刹土。若內心被煩惱束縛,即便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恐怕見到的一切也如同今天所見的怨敵一般,所以一切取決于自己的心態。若心態很好,無論在家裏還是在外面,我相信這個人的內心永遠是幸福的。若心態沒有擺正,可能見到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也會有煩惱的時候,因爲他會想阿彌陀佛爲什麼是紅色的呢?觀世音菩薩爲什麼有四只手呢?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背著一千只手、十一個頭多累啊!這些都是分別心沈重所致。
我希望每一個弟子都能培養並增上信心,圓滿解脫的叁個條件,迅速成辦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