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二十一課(九)五他圓滿之時間圓滿、善知識圓滿和增上意樂圓滿

  聖者言教 第二十一課(九)五他圓滿之時間圓滿、善知識圓滿和增上意樂圓滿

  【所謂佛法住世:總之,聖教住世五千年,即圓滿宣說爲果期(預流果、一來果、阿羅漢果)、修期(智慧、等持、持戒)與教期(經律論叁藏)。然依大遍知無垢光尊者觀點而言,按照果期、教期、修期叁次第各有叁個五百年計算,則現今已經過了四千五百年中之等持修期,接近于智慧修期之末尾階段,依前所說大概是戒律或經藏之現行期,如今大致已到叁千五百年或四千年之際,是故佛陀教證二法仍住世間,即是時間殊勝圓滿。】

  佛教住世五千年,是漢地和藏地共同承許的。佛教住世分爲果期、修期與教期。果期時主要傳講的是果,比如預流果、一來果和阿羅漢果。初次修法期間就證悟,在果期是很多的。修期分爲智慧、等持和持戒,比如在什麼時期修學智慧,可以迅速圓滿,什麼時期修持等持最好,什麼時候修持戒律最好等。教期分經、律、論叁藏。依大遍知無垢光尊者的觀點而言,按果期叁個五百年、教期叁個五百年和修期叁個五百年計算,一共四千五百年。後面還有五百年形式聖教,加在一起是五千年。

  釋迦牟尼佛成佛到現在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了。前面果期一千五百年,修期的時候智慧以上爲二千年,等持以上爲二千五百年左右,所以現前是等持修行期間,接近于智慧修期之末尾階段,大概是戒律或經藏之現行期。所以現在要著重持戒,學習經藏。“如今大致已到叁千五百年或四千年之際”,這個有各式各樣的說法。比如在《七寶藏》的《如意寶藏論》中,在講解現今到佛教住世四千五百年還有多少年時,很多導師都有各自的一些算法。比如有些說只有一百多年,有些說有幾百年,有些說幾十年……我想這些都是一種密意,目的就是告誡末法時代的信衆,現前已經到了聖教末期,真正佛教住世的時間已經越來越短了。我們現前投生在佛教住世的地方,能聽聞正法,真的應該心生歡喜,從今天開始就要精進修法。一旦錯過這個時期,就不可能再具備以上所說的一系列條件,想精進修法也無從可修。所以在佛陀教證二法仍住世期間,也就是時間殊勝圓滿期間,應該心生歡喜並精進修法。

  【彼隨行者具上師善知識與僧團,即善知識殊勝圓滿。

  尤其進入佛門之我等弟子,已具善知識慈悲加持與施主悲憫協助,即爲增上意樂圓滿。】

  入聖教要具備兩方面的條件,一個是善知識殊勝圓滿,一個是增上意樂圓滿。善知識殊勝圓滿是指,在我們進入聖教時,有善知識爲我們傳法,有僧團作爲我們行道的伴侶,使我們能依止導師的傳承精進修法而成辦解脫。尤其進入佛門後,我們得到善知識的慈悲加持和施主的悲憫協助,這就是增上意樂圓滿。當然各人福報由于宿世善緣可能有大小,無論在導師面前求法,還是在生活方面得到別人的協助,總的來說,我們多方面的條件都是成熟的,這些都充分說明我們現前是非常幸運的人。

  【此五者以他法作爲增上緣而圓滿,故稱爲五他圓滿。若如是具備,則堪名圓滿十八閑暇之珍寶人身。】

  以上五者需要依靠他緣圓滿,所以稱爲五他圓滿。如果具備了八閑暇、五自圓滿和五他圓滿,則名爲圓滿十八暇滿之珍寶人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