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一課(十)思維叁相圓滿之身而精進修法
以上我們講解的八閑暇和十圓滿,數量有點多,可能好些弟子在看書的過程中,覺得自己都懂,但書一合上,就好像又有點不懂了。這些能不能攝于幾個條件當中呢?
按照密法方便教授,十八種珍寶人身可以攝于叁相圓滿之中。我們在講上師瑜伽導修時也講過,叁相圓滿包括外相圓滿、內相圓滿和密相圓滿。外相圓滿指獲得上師圓滿攝受。所謂圓滿攝受,不單純是見到上師,也不僅僅是在一位導師面前聽到一兩句法,而是這位導師已經圓滿攝受你,開許把曆代傳承祖師的教言一一賜予給你。如今我們在座的弟子們都已經得到這個圓滿。內相圓滿是指五根圓滿。如同以上所講解般,五根若是殘缺,可能會形成修法的障礙。如今我們在座的弟子五根都已圓滿。密相圓滿指具出離心和信心。從出離心的角度來說,我們初次進入佛門時已經知道輪回的痛苦,因此對輪回已經生起一定的厭離心。但厭離心是否穩定、深入,還需要看看自己。我們在講解出離心的時候,把出離心分爲下士道出離心、中士道出離心和上士道出離心。想要今生獲得成就,必須具足上士道出離心。我想在座的弟子都已具足一定的出離心,但是否具足上士道出離心,還需要反複觀待自心。所謂信心,是指對傳承之法以及導師生起信心而進入法門修法。我相信在座的弟子如果沒有信心,不會將世間的事業擱置一旁,千裏迢迢來到高原求法。但信心是否圓滿、普遍,還要時時反觀自心。
【應觀察自己是否具此十八暇滿,若未具足,需精勤種種方便使之圓滿。若已圓滿當生歡喜,並思維:切莫浪費此賢妙所依!故須數數修心。】
具足叁相圓滿之身者,從總的角度來說已經具備了十八種珍寶人身,具備了今生成辦解脫的一切條件。但今天具備暇滿人身,明天是否具備,就不一定了,因此我們要時時謹慎觀待自己是否具足十八種珍寶人身。從廣的角度來說,要觀待自身是否具足十八種暇滿,從密法方便教授的角度,還可以觀察自己是否具備叁相圓滿。如果未具備,就應該通過各種方便使之圓滿。如果已經圓滿,則應心生歡喜,並如無垢光尊者所言:“具此如法行持正法之際,切勿無義虛度人生,當作清淨究竟意樂爲妙。”
平常在打坐期間,如果起現昏沈和掉舉,就可以觀修八閑暇、十圓滿。如果實在記不住,還可以把書翻開,一邊看,一邊修。當然最好多看幾遍,把書裏傳講的一切銘記于心,然後再開始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