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二十二課(一)成辦解脫的要點

  聖者言教 第二十二課(一)成辦解脫的要點

  無論平常是身做禮拜、口誦不同的咒語還是調伏自己的內心,我們從事一系列善行的目的都是爲了成辦解脫,但僅僅按照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去成辦解脫,恐怕還是很困難的。

  依照曆代傳承祖師的觀點,成辦解脫要具備叁個條件:傳承法脈清淨、導師功德圓滿和信心圓滿。若不具備前面兩點,信心是很難圓滿的。因此,每當我們修行之前,首先要觀察一下自己所修的法,傳承是否清淨。當然,從某種角度來說,如今我們依止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的傳承而修學,這樣的傳承即便不做觀察也非常清淨,但爲了遣除自己內心的一切疑問,做一些觀察也非常重要。

  要記住,傳承法脈清淨非常重要。無論現前從事什麼善法,從善法本身的角度來說,行持善法是有功德的,但遵照這樣的修法能否成辦解脫,則很難所言。因此,想要成辦解脫,我們的修法必須要有清淨的傳承。

  現前不妨反問一下自己,曆史上有多少成就者是依你如今所修學的方式而成辦解脫的?若有很多成就者,則充分說明,你遵照這樣的方式修學,成辦解脫近在眼前。若沒有很多成就者,恐怕無論你從事什麼善行,它只能是一種善法,但想要依此成辦解脫,還是遠遠不夠的。

  阿底峽尊者曰:“法不依正法而行持,法反成爲墮入叁惡趣之因。”因此僅僅在表面做一個修法的形象,但不知道如何修法,這樣的修法能否稱之爲正法,恐怕很難所言。所以傳承法脈清淨非常重要。

  第二,導師功德圓滿。一旦具備導師功德圓滿這一要點,實際上也直接或間接圓滿了傳承法脈清淨。也就是說,導師功德圓滿意味著傳承法脈清淨。

  初次開始進入佛門期間,我們對佛法的了解如同一張白紙,紙上寫出什麼字完全取決于所依止的導師。導師在紙上寫得端正就是正法。這樣的導師教出來的弟子,永遠都行于正法當中。若這位老師寫得偏斜,則弟子即便怎麼精進修法,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偏袒。導師如果講解的一切都是邪見,培養出來的弟子也是一個邪見者。所以,初次依止導師時應該要細致觀察,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末法時代,我以不同善知識之相來救度你等一切衆生。”因此,從功德的角度而言,如今所有的一切善知識都是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的化身,但除了觀察導師是否爲具德上師,還要觀察與導師是否具緣。若所依止的導師具德而不具緣,由于信心不圓滿的原因,恐怕實際當中難以做到依教奉行而成辦究竟解脫。因此初次修法前選擇好自己的導師非常重要。

  我在漢地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信衆,有些信衆非常正直,口中所說一切完全符合曆代傳承祖師的教言。雖然內心還會有煩惱,但是當下就能知道煩惱的過錯,而不會順著煩惱而走。前兩天有一位弟子在彙報覓心法的見解時說,如今他已經知道一切都是虛幻的,但由于煩惱沈重的緣故,以後不再起煩惱恐怕是不現實的,但現前最幸運的是,在煩惱生起的第一時間,就能知道煩惱的過錯,並可及時改變煩惱。要知道,這才是真正的修行者。

  從我們進入佛門直至今天,即便對法有多麼了知,但想從此以後不再起煩惱是不可能的,甚至有時內心還會湧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邪見。但作爲一個真正的修行者,當惡念生起的第一瞬間,立即就會止住,而決定不會繼續發展下去。這就是修行者的行爲。對于不做修行的人而言,他可能會順著這一念而繼續飄動。因此,依止具德導師非常重要。

  導師信心若是偏袒,他培養出來的弟子,信心也都是偏袒的。相信平常我們會遇到這樣一些人,他們雖然對叁寶的信心沒有退失,但在修行過程中,誹謗、內心偏袒和疑心都非常沈重。原因是什麼呢?恐怕一方面,是個人習氣煩惱沈重而産生嚴重的分別心,另一方面,和他的老師有直接的關系。

  如今在座的很多弟子都來自于五明佛學院。五明佛學院是我等大恩根本上師法王如意寶的聖地,如今有衆多高僧大德爲四衆弟子宣講正法,所以這些來自清淨地方的弟子,內心煩惱相對很少,也不會說很多是非的話語。相反,說是非最多的地方,可能就是因爲他們所依止的導師不是很清淨,因此多方面條件也並不成熟。

  平常我也一直對修行者說,由于宿世的善緣,今生我們不但進入佛門,對佛法也有所了解,並且逐漸開始修學佛法。如今我們爲了成辦解脫,千裏迢迢來到高原,因此必須依止一位正直、具有德相的導師修學,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修學的一切法,永遠不會偏袒。

  有些被認爲修行非常好的人,雖然對自己的傳承非常有信心,但他可能會誹謗其他的傳承;或者對自己所依止的導師很有信心,但對其他導師卻有很多疑惑和誹謗。這充分說明,他所依止的導師恐怕也是信心偏袒的,再加上自己習氣煩惱沈重的緣故,因此,導師如果只有一分的分別心,弟子可能就有十分的分別心。所以,依止的導師是否偏袒,與弟子是否偏袒,有著直接的關系。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