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二課(十叁)從外內密叁種圓滿理解暇滿人身
【總之,值遇近道殊勝金剛乘光明金剛精要甚深捷徑之道時,應精進修持直至臨終,如乞丐獲摩尼寶般,既擔憂珍寶丟失而恐懼,複因得到珍寶而歡喜】
無論現前我們修學的是龍薩派成熟口訣法還是其他大圓滿竅訣法,都應時時提起正念,珍惜珍寶人身,不讓人身進入偏道、邪道當中,而令它歸于正道之上,因此要精進修法。
【應思維:爲此何不速速獲取精要!故當數數觀想。】
應該時時細致思維,自己已經獲得暇滿人身,爲何不在今天就速速修學精要而獲得解脫?要多多觀想。
【一切暇滿之法相,攝要言之,即外緣遇善知識,內緣具諸根支分,密緣生信心恭敬,若圓滿具備此叁者,暇滿之法相以直接、間接而圓滿。】
從密法的角度來說,一旦具備外相獲得上師圓滿攝受,內相五根圓滿,密相具出離心和信心等叁種條件,也就是直接、間接圓滿了十八種珍寶人身。
知道這些理趣以後就應該反觀自己現前是否具備十八種珍寶人身?第一,是否已經獲得上師的圓滿攝受。所謂上師圓滿攝受並非僅僅是上師在你面前說過幾句話,後期自己若不依止上師,不取精要修學,恐怕沒有什麼意義。因此,先看一下善知識圓滿攝受是否具備。第二,若五根沒有缺陷,則五根已經圓滿。第叁,是否具密緣出離心和信心。出離心分爲小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叁種。如果因爲畏懼地獄、餓鬼、旁生道等叁惡趣而追求叁善道,這是下士道出離心。畏懼六道輪回而追求獨自一人獲得涅槃,是中士道出離心。若畏懼輪回以及寂靜涅槃兩邊而追求佛果,則爲上士道出離心。現前就看看自己的出離心怎麼樣?信心分爲淨信、欲信和誠信。我們也應時時觀待自己的信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