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二十叁課(二)叁相圓滿人身

  聖者言教 第二十叁課(二)叁相圓滿人身

  這一段時間,我相信在座的弟子們,不僅在聽聞暇滿難得的教言,也在靜下心觀修暇滿難得。由于止觀交修的緣故,相信我們對人身難得的理解會越來越深刻,也在時時立誓,依靠十八種珍寶人身成辦解脫。這就是我們講解、觀修人身難得的主要目的。

  有些弟子可能已經把十八種珍寶人身背誦下來,但是剛開始入門以及記性不是很好的人可能覺得,要全部記住十八個緣有點困難。早上觀修的時候好像只數到十七,下午好像又變成十九了。這時可以從內外密叁個緣去觀待十八種珍寶人身是否圓滿。

  首先是外緣獲得上師的圓滿攝受。我相信在座的所有弟子都已經得到具德上師的圓滿攝受。但是由于末法時代衆生煩惱沈重、違緣衆多的緣故,業際顛倒可能隨時都會起現在自身心中。所以要時時銘記心中,決不能讓自己的身心業際顛倒。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時時依止導師求學深奧的教言。

  第二內緣五根圓滿。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修行者,五根都是圓滿的,沒有什麼缺陷。

  第叁密緣出離心、信心圓滿。談到出離心和信心,我們應該謹慎一些,細致一些。在我們情緒低落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輪回是一種痛苦,現在就想解脫;但在情緒高漲的時候,我們可能還會不自覺地羨慕世間,留戀世間。這些充分說明,我們的出離心還沒有紮實,還要從多方面觀修出離心。

  出離心非常重要,它決定了你能獲得的果實。如果你只具備下士道出離心,即便你修學什麼法門,只能得到叁善道;若你只具備中士道出離心,即便修學多麼深奧的法,只能獲得寂靜涅槃;只有具備上士道出離心,才能獲得究竟解脫的佛果。所以初次開始修法,出離心的基礎必須紮實。這裏要注意的是,今天具有出離心,不代表明天還有出離心,所以我們要以種種方便去圓滿出離心。

  由于時時強調信心的緣故,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信心是成辦解脫唯一不可缺少之方便。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時代,善星比丘和提婆達多就是由于缺乏信心的緣故,即便其外的一切條件多麼圓滿,最終還是墮入叁惡趣之中。那若巴尊者依止帝洛巴尊者期間,除信心外一切條件都不具備,但是在經曆二十四個苦行以後,如實證悟到上師的密意。憑的是什麼?就是信心。我們剛開始進入佛門期間,當然懷著信心,否則怎麼會進入佛門呢?但是信心還要分爲淨信、欲信和誠信,我們第一次得到的信心可能是淨信或欲信,還達不到誠信,因此信心很容易變化。爲了增上自己的信心,要時時培養信心,消盡煩惱。只要具有信心,無論導師傳講什麼法,你都會銘記心中,如理如法修行。若缺乏信心,在修行上可能會打很多折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摻雜私心。要知道,我們的私心本來就含有習氣煩惱,這種行爲怎麼能成辦解脫呢?無論是往昔的曆代高僧大德,還是如今的很多成就者,都是圓滿依止導師、圓滿聽從導師的教言、圓滿修行而成辦解脫的,我們作爲後一代弟子,當然要遵循曆代傳承祖師的足迹,絕不能順從自己的私心而做修行。這些都非常重要。

  當我們外、內、密緣一旦具備,以上傳講的十八種珍寶人身已經圓滿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