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二十叁課(五)思維世間無常而生厭離

  聖者言教 第二十叁課(五)思維世間無常而生厭離

  【總之,邬金蓮花生大師雲:“器界無常遭毀水與火,衆生無常身心相分離,春夏秋冬季節時無常,內心深生厭離祈加持。”】

  一切都在變化之中。如邬金蓮花生大師所說,外器山河大地在變化,內情叁界六趣一切衆生也在無常,時間在季節更替中綿延,所以要知道一切都是生滅法,一切都是無常。知道無常之理後應該精進修法,不能再等待著未來的某一天開始修行,並祈請諸佛菩薩加持自己的心相續生起如上無常之理。

  【如是所言,觀外器世間須彌山王、四大部洲周邊鐵山等,堅硬牢固之顯相,及後起之一切動靜世間,最終皆爲七火、一水、叁風任一毀壞而無常。四時季節夏而秋、秋而冬、冬而春(夏季炎熱林木茂盛、秋季涼爽五谷豐登、冬季寒冷地石幹裂、春季溫潤鋤地播種)等遷變,其即爲粗大變化無常,亦爲微細刹那無常之自性,如是我等一切住處、受用、盛衰等刹那無常,則無有實義,故當心生厭離。】

  外器山河大地,以及房屋、世上所有一切用品等,最終都會消失,這告誡我們一切都是無常的。所以即便有時候由于習氣煩惱沈重的緣故,我們難免會産生一些情緒飄動,但是在知道這個道理以後,我相信你的情緒飄動不會延續很長時間。因爲即便堅固如山河大地都在無常變化,何況我們現前所做的一切世間事務呢?這種無常觀可以減輕自己內心很多煩惱。

  四時季節循環變遷,夏季炎熱,林木茂盛,秋季涼爽,五谷豐登,冬季寒冷,天寒地凍,春季濕潤,萬物複蘇。從粗大的外在顯現來說,一年四季乃至一切都在變化之中。這種觀想對調伏自心煩惱有很大的幫助,有時候我自己也會這樣觀想。有時候單純站在世間的立場上,我們會反複思量如何做會更好,但很多時候事與願違,總是不能把一切都做得很圓滿。細致想想,世間本身就是生滅性的,從古至今沒有一個人把世間做得圓滿。這樣觀想會減輕自己很多煩惱。我想我們在座的弟子們,應該把無常觀用在生活中,用它來調伏煩惱。

  即便是在家居士,要擔負社會和家庭責任,也不要無止境地追求世間財富。試想,即便我們富可敵國,又能享受多長時間?無垢光尊者曾說:“在不冷不餓的前提之下,我們想的更多的不應該是世間,而應該是修法。”作爲初學者,由于習氣煩惱沈重的緣故,如曆代高僧大德的行迹般,在饑寒交迫的艱苦環境中精進修法,恐怕現在還做不到。但當條件稍微具備的時候,我們應該更多修法,因爲在面對死亡時,無論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有多多,官位有多高,財富有多多,名聲有多大,它們都不會給我們帶來絲毫之快樂,只有生前所修正法才能爲我們帶來真實利益。

  前一段時間我在漢地的時候,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所有弟子時時銘記心中,我們永遠不會像今天一般。現前物質條件稍微成熟的人,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華麗衣服,住的是豪華別墅,可能會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好。但要記住的是,這種自認爲快樂的生活能延續多長時間,誰也不知道,當無常降臨的時候,一切都結束了。因此蓮花生大師說:“今生的時間越長也是少許個月,未來的時間才是無量的。想在未來不遭受任何痛苦,現前就要精進修法。”我們設身處地地想想,如果那個示現涅槃的金剛道友就是自己,你還會選擇懈怠拖延修法,仰慕隨喜世間的一切嗎?我想你決定不會這麼做,你一定會選擇精進修法。現前我們活著,反觀自心,我們真的有這樣的立誓心嗎?可能大家會慚愧,這都是習氣煩惱沈重所致。誰知道明年我們還能不能在世上,若不在世上,今天所做與正法相違的一切行爲,對我們明年來說沒有絲毫之利益。

  從世間的角度來說,從小直到現在,我們不是沒有吃過山珍海味,穿過華麗的衣服,但這些都已經變成一種回憶,對今天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如果這些曾經的過往對今天都僅僅意味著回憶,對未來的臨終可能更不會有絲毫真實之利益,我們又何必苦苦追求呢?如果我們能把追求世間的時間、精力用于修法,我想每一位修行者都能修行得更好。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