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叁課(八)觀想無常調伏煩惱
【己二、思維速速死亡之理趣
衆生壽命迅速消失或滅亡,猶如山間之瀑流。】
第二是思維速速死亡之理趣。
衆生壽命瞬間就會消失或滅亡,猶如山間之瀑流。如同今天早上我們起床的時候,新的一天開始了,不知不覺中就到了下午,這堂課講完以後,回到家又要吃晚飯睡覺了。時間就走得這麼快,在我們的感覺當中,好像沒有時間的感覺一般,但這正意味著我們越來越向死亡靠近。當壽命到達終點的時候,必定會死亡。即便當時釋迦牟尼佛親自降臨爲你加持,長壽佛親自降臨爲你授長壽灌頂,藥師佛親自爲你治病,恐怕也沒有絲毫辦法。所以,我們從今天開始就要精進修法,絕不能再拖延時間。
要多觀想無常。如果無常不能改變自己的內心,我相信其他法也無法改變我們。有時我自己也在想,,從我十六歲離開家鄉直到現在,當時我能記得的那些老年人,現前大部分都已經不在世上了。雖然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但是細致想想,這些人死亡,意味著我也會死亡。
記得我母親生我之後身體很虛,爲了給母親滋補身體,父親托朋友找到一些野鹿血,讓母親服下。但母親吃了以後,就沒有乳汁了。當時我出生還不到叁天。後來父母爲我找了一個奶媽,也是我們家的親戚,我就是吃奶媽的奶水長大的。在我六七歲的時候,我的奶媽去世了。那天父親帶著我去奶媽家,告訴我奶媽已經去世了。當時我還不理解什麼是死亡,看到奶媽躺在那裏,就對爸爸說:“奶媽是不是睡著了?我是小孩子,聲音太小的緣故,叫不醒她,你們能不能多搖搖她,大聲喊喊她,把她叫醒?”父親說:“這就是死亡。從今天開始,你奶媽已經不在世上了,你再也不會見到奶媽了。”那天下午,我一個人爬到我們家背後的山頂,坐在上面哭。我邊哭邊想:“按照父親的說法,我的父母也會像奶媽一樣,終有一天離開我,不在我的身邊。甚至我自己能長到多大也不知道,我也會死亡。我該怎麼辦呢?”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世間還有死亡這麼恐懼的事。後來我在亞青寺禅院閉關修行期間,我母親也去世了。那時我想:“我六七歲的時候意識到母親可能會死,但是母親一直陪伴在我身邊。十多年過去了,母親真的離開了我,無常真的呈現在了我的面前。”父親去世的時候也同樣一個道理,往昔只是想法的一幕,在那一刻真實地現前了。往昔我想自己有一天也會消失,但現在想的是,有一天我決定會消失,現前該做什麼呢?當然是精進修法。
無常是客觀的定律,無論我們是否相信,是否理解,它都會在我們面前生效。當無常真正降臨到我們身邊的時候,一切都結束了。平常無論我們心中有多少怨敵,到達這一時刻,一切都不足挂齒了。記得前兩年我在家鄉的時候,由于農區和牧區之間有些糾紛,當時牧區有一位老年人來見我,說很多人都說他不對,連親朋好友都離開他了,所以內心非常煩惱。過了一段時間,這位老年人去世了。我聽到這個消息後想:“天哪!世間的糾紛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一切可以長時間擁有,長時間享用,一時的紛爭也值得。但不是啊!當無常降臨到身邊的時候,一切都不屬于你了。爲什麼還要爲這些世間瑣事起那麼多煩惱呢?”如果內心真的有無常觀,我相信能減輕自己很多煩惱,我們的內心永遠是敞亮的,即便有時候習氣煩惱沈重而産生一些不好的顯現,但念及無常的時候就會消失。
前兩年我在一個雜志上,看到一個英國博士後做的試驗。他應用科學方法觀察有信仰和沒有信仰的人大腦中快樂細胞的區別。結果發現,有信仰的人,快樂細胞比沒有信仰的人更多一些,說明有信仰的人,內心比一般人更快樂,更幸福。實際上也是這樣。如果我們不進入佛門,沒有修學佛法的一系列方便,單純來到亞青寺能快樂嗎?我想還是一樣煩惱。所以真正的快樂來源于佛法的這些方便。這也告誡我們在座的每一位修行者,不要光在口中說著無常,而要讓無常時時伴隨著自己的身心,我相信它會減輕我們很多煩惱,讓我們在修行的路途上越來越喜悅,即便修行的條件如何艱苦,我們的內心也是快樂的。
【總之,壽命無可增長,如斷源之水;壽命刹那亦不住留,如陡坡滾石;壽量駐留多久,如雨水;次次呼吸趨于死亡,如江水刹那順流而去;壽業福報一旦消盡,絕無不死之法,如雨水唯前所有,後無增長;壽命以年盡,年以月盡,月以日盡,日以時盡,時以瞬間而滅盡,如刹那縮減,故速速死亡。】
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都要想到我今天沒有呈現無常是非常幸運的事情,所以我今天一定要精進修法。
可能有些初行者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平常內心的煩惱已經夠多了,如果還要天天觀想無常,我還怎麼活呀?”要記住,我們天天觀想死亡的目的,是爲了更加珍惜這個人身,精進修法,成辦解脫,而不是變成一種消極思想:“反正早死晚死都得死,還不如今天跳河算了”,“趁著自己還活著,好好享受一下”,“反正死亡時一切都結束了,現在還有什麼必要努力?幹脆什麼都不幹了”等等。當然不能這樣。
由于身體的原因,我每年都會到漢地看病,因此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我發現,如果一個家庭暫時沒有什麼災難,你講解再多的佛法功德,他恐怕也很難趨入佛門;但一旦有些災難降臨在他身邊,即便往昔沒有接觸過佛法,他也會遵照你的囑咐去做一些事。這充分說明我們在死亡面前是非常脆弱的。別看平常一切都好的時候,人人都表現得高高在上、非常潇灑,似乎沒有什麼恐懼,但在面對死亡前,除非他是個聖者,否則都會變得非常脆弱。爲了我們能在臨終時如聖者般坦然面對生死,從現在開始就要時時觀想無常,精進修法。
很多弟子都說,由于平常昏沈太重的緣故,沒法修行。這時該怎麼辦?當然應該多觀想人身難得和壽命無常。可能很多弟子接著會說:“我也知道要觀想人身難得和壽命無常,可是不管用啊!還是昏沈。”這充分說明你的觀想可能只是走了一個過程,像一個旁觀者一般觀想了一遍。真正的修行應該把整個死亡情景納入心相續之中,自己去觀想感受,我相信這時候你的內心決定會産生一種恐懼感,也就知道自己以後該怎麼做了。
觀想壽命無常對修行者而言非常重要。要是沒有這個精神支柱,恐怕我們在修行的路途上怎麼也過不了關。爲了迅速成辦解脫,修心四法尤其是人身難得與壽命無常之基礎,必須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