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叁課(十二)死時無定死處無定死緣無定
【如龍樹菩薩雲:“此身壽命傷害者,猶如風吹之水泡,呼吸之間沈睡中,尚能覺醒真稀奇。”是故死亡亦不依老少先後時間之順序而定,如《因緣品》雲:“諸多男與女,亦有壯年死,此說年少者,豈能定存活。”】
猶如龍樹菩薩所說,壽命就像風吹的水泡,隨時可能破滅。我們現前還可以繼續呼吸,享受世間福報,是非常稀奇、值得珍惜的。無常隨時都會降臨到我們身邊,不依老少先後時間之順序而定。可能很多人會認爲,年齡偏上的人會走得早,但實際上,年齡小的人也可能走得早,無常降臨在誰的面前,完全不會看年齡。猶如《因緣品》所說,觀察世間人,有不少是壯年時去世的,所以認爲現前年輕就不會死,是不可能的。
想想我們身邊比我們更年輕的人,比如今天早上剛出生的嬰兒,可能有些已經不在世了。有時我也在想,我初次到亞青寺的時候,身邊有很多修行非常好的活佛和善知識,他們有些比我小,有些和我同歲,但好多已經不在世上了。無常就這麼恐懼,它不會根據一個人的身體好壞、年齡大小而呈現。若說到身體好壞,可能亞青寺所有上師中,我的身體是最差的,但拖來拖去,我還活在世上。所以無論年齡大小、身體好壞,人人都要精進觀想無常,精進修法。
【夏冬等死亡時間不定,自家、村落、閑寂處等死亡地處無有定准,死于行住坐臥等何種形態亦無一定。】
誰也不知道自己的死亡時間和地處。有時候我們把未來的很多事情都計劃好,似乎一切盡在掌握,但實際上未來的這些事情能不能辦成,誰也不知道。
作爲一個修行者,平常我們可能想象著自己會死在床上,但誰知道呢?我們在外面行走的時候,可能會因車禍而死亡;也可能遭遇惡緣,如打雷、怨敵等而死亡;還可能因善緣,如食物中毒等而死亡。
這兩年亞青寺冬季去世的道友中,有些是因爲一氧化碳中毒而死的。想一想,當時燒煤是爲了取暖,因取暖而導致死亡的結果,恐怕他自己都想不到。還有些道友是由于疾病而死的。總之,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因爲什麼原因造成自己死亡,我們誰都不知道,只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我們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離開這個世界。
由于知道一切都是生滅無常的緣故,一個真正的修行者不會計較很多,煩惱自然鮮少,這也是修行者內心更加快樂的原因。從無常觀的角度來說,文字並不難以理解,但是僅僅知道有一天會死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觀想死時無定,死緣無定,死處無定。
如果我們能時時觀想無常而精進修法,我相信很多時候,你對世間八法的執著會越來越淡。從古至今,權高位重、名聲顯赫、家財萬貫的人比比皆是,但是當他們不在世上的時候,那些所謂的名望、權力、地位、財富又有什麼意義呢?以前昌根阿瑞仁波切到桑耶寺閉關的路上,遇到一位非常年輕的出家人。由于俱生智慧比較高,再加上平常學習努力的緣故,他很快就要成爲堪布。但在授予堪布典禮的前幾天,這位出家人患上重病。圓寂之前,他囑咐旁邊的人,在他圓寂以後,必須在他的碑上寫明“堪布”。昌根阿瑞仁波切在講到這個公案的時候說,別說是堪布,即便叫他佛菩薩,對他以後有什麼意義呢?世間人講解客觀,如果要對自己真的有益,現前必須做出一些功德。像這些世間八法的事情,對我們這些知道無常觀的人來說,真沒有絲毫之利益。如果真正具有無常觀,我相信我們的修行就不會摻雜很多世間的事情。這也是我們修行共同外前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