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四課(二)反觀自己煩惱是否沈重
自己的煩惱是否沈重,反觀一下自己的內心即知。比如我們現在講課的地方雖然只是一個小院子,但聽課的人很多,有弟子就會在上課前後發心整頓一下秩序。作爲修行者要記住,這些發心的出家人在維護秩序時完全沒有一點私心,因爲他們完全可以和大家一樣,默默地坐在一處,無論周圍什麼情況都不聞不問。但我一個人,講法時坐在法座上是導師,不講課時維護秩序是仆人,是忙不過來的,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尊重這些發心的道友。所謂的尊重並不是怕誰,而是爲了維護課堂紀律。
有時候我擔心衆生煩惱沈重,在整頓秩序的過程中,有些倔強的人是否會給發心道友臉色看等等。但我們時時都在講解淨觀五種圓滿,如導師圓滿爲阿彌陀佛,眷屬圓滿爲男女菩薩等。因此面對維護聽法秩序的道友時,也應淨觀一切都是爲了大家好。否則性格倔強的人對這些弟子擺出一些臉色,最難過的不是別人,是我,我會非常自責,因爲若不是我在此處講法,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所以大家懂得這些道理以後,應該做得越來越好,這也是一門修行。
修行不僅僅是指修上師瑜伽時念誦“啊!本來自顯之上師,遠離破立作皈依”,或者修護法時念誦“讓恙康!嗡啊吽”等,也不僅僅是在止息一切妄念的無分別狀態中安住。與正法相關的一切思想、語言、行爲都叫做修法。因此,無論是有意當中修法還是無意當中的行爲,只要時時調伏內心都叫做修法。
平常我們也看見很多活佛開法會的時候,都是由管家來維護秩序,只要是參加法會的人,即便是活佛,都會對他非常尊重,因爲他是在承侍上師的事業。因此,無論是女衆還是男衆,在家還是出家,這時候都絕不能倔強。如果他覺得我們坐的地方可能有些不妥需要挪一下,就應配合地挪一下,而不要擺出一副不樂意的臉色。只要導師和弟子、弟子與弟子之間天天和合,不僅導師在講法期間會很快樂,你們心中也會快樂。能在這樣喜悅的前提下修學一切乘法之經典,諸法之精要,相信不需要多長時間,成辦解脫近在眼前。
因此,無論現前是在我這邊還是在阿松活佛那邊聽法,或者是在其他道場聽法都同樣一個道理——管家在維護秩序時,我們要認真聽從。漢地有一句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人都自己想怎樣就怎樣的話,會産生很多不好的現象。這也可以歸納到每個人的調心之上。我們說過,見解是否增上就看看你的煩惱對治得如何。有些人非常懂得調伏內心,甚至對有敬信的人而言,無論這句話是誰說的,他都會非常謙虛地聽從。這都是修行增長的表現。
要知道,在情緒高漲、誰都沒有惹自己時,好像沒有一點煩惱,一旦有誰招惹自己,煩惱還是與往昔相同,這都說明自己的修行可能一點都不好。我相信,順緣的時候,每個人的修行都好像登地菩薩一般,一旦逆緣來臨,可能連小資糧道都不如。因此,真正的修行是觀待在逆緣呈現時,修行如何?煩惱是否較往昔減少?這一切都有賴于時時刻刻反觀自己,非常重要。